小作平原饮,仍悲敕勒歌
出处:《赠辽东徐鲁山二首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我亦皇朝士,到今亡奈何。
偷生愧龚胜,报国待荆轲。
小作平原饮,仍悲敕勒歌。
愿教飞将在,还我旧山河。
偷生愧龚胜,报国待荆轲。
小作平原饮,仍悲敕勒歌。
愿教飞将在,还我旧山河。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民族传统的深厚情感。首句“我亦皇朝士”,诗人自称为清朝的臣民,表明了身份归属。然而,“到今亡奈何”一句,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力感,似乎在感叹面对当前局势,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接着,“偷生愧龚胜,报国待荆轲”两句,运用了历史人物龚胜和荆轲的典故。龚胜是汉代忠臣,拒绝为新朝服务,最终自杀以示忠诚;荆轲则是战国时期的刺客,为了报效燕国,不惜刺杀秦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不愿苟且偷生,希望像龚胜一样坚守节操;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能像荆轲那样,为国家做出英勇的牺牲。
“小作平原饮,仍悲敕勒歌”则描绘了诗人在饮酒时,心中依然充满哀伤,不禁想起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歌曲《敕勒歌》。这不仅反映了他对民族传统的怀念,也暗示了他对国家分裂、民族纷争的痛心。
最后,“愿教飞将在,还我旧山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强烈愿望。他希望有如李广这样的名将,能够重新夺回失去的山河,恢复国家的统一和尊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思考,以及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