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匈奴至,万骑寇幽州
出处:《古从军行三首》
明 · 徐有贞
朝来射黄羊,驰逐出塞游。
忽闻匈奴至,万骑寇幽州。
被袍不及甲,肘挟双刃矛。
飞身入重围,手取单于头。
归来饮辕门,独耻非伐谋。
忽闻匈奴至,万骑寇幽州。
被袍不及甲,肘挟双刃矛。
飞身入重围,手取单于头。
归来饮辕门,独耻非伐谋。
鉴赏
这首明代徐有贞的《古从军行三首(其二)》描绘了一位英勇的战士的战斗场景。首句“朝来射黄羊”,展现了早晨出猎的日常,但紧接着的“驰逐出塞游”暗示了更大的冒险即将来临。当“忽闻匈奴至,万骑寇幽州”时,紧张的战争气氛骤然升温,敌人的突然袭击使得形势危急。
战士在匆忙中“被袍不及甲”,显示出他的快速反应和临危不乱。他“肘挟双刃矛”,手持武器,毫不犹豫地“飞身入重围”,展现出无比的勇气和决心。“手取单于头”这一壮举,象征着他对敌人的致命一击,以及对最高敌酋的直接挑战。
最后两句“归来饮辕门,独耻非伐谋”,描述了胜利后的庆祝,战士独自饮酒,对自己的战绩感到自豪,但他深知真正的英雄不仅在于勇武,更在于智谋。这体现了诗人对于英勇与智谋并重的军事理念的赞扬。整首诗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英勇无畏且深思熟虑的古代士兵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