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集三秋后,花飞十月初
出处:《十月初三四雪》
宋 · 释居简
霰集三秋后,花飞十月初。
更添两度白,并作一年书。
稻疃齐生耳,麰田烂弗锄。
寒敲君子竹,压折怕林疏。
更添两度白,并作一年书。
稻疃齐生耳,麰田烂弗锄。
寒敲君子竹,压折怕林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连续降雪的景象与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世界的变化与自然界的反应。
首联“霰集三秋后,花飞十月初”,开篇即点明时间背景,三秋之后,雪花开始聚集;十月初,花朵凋零,暗示季节的更迭。这里通过“霰”和“花”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隐含了时光流逝的意味。
颔联“更添两度白,并作一年书”,进一步强调了雪的积累,每一场雪都增添了一层白色,累积起来仿佛记录了一年的时光。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雪与时间联系起来,富有哲理意味。
颈联“稻疃齐生耳,麰田烂弗锄”,转而描述了雪后农田的情景。稻田和麦田在雪中显得生机勃勃,但农夫却因积雪而无法进行日常的农事活动,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尾联“寒敲君子竹,压折怕林疏”,最后以“君子竹”和“林疏”为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寒冷的雪天,竹子被雪敲打的声音,以及担心雪重压折树木的忧虑,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四季更替、自然变化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蕴含着深邃的哲思和对自然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