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添来势逸阴崖黑,泼处痕轻灌木枯全文

添来势逸阴崖黑,泼处痕轻灌木枯

出处:《水墨松石
唐 · 方干
三世精能举世无,笔端狼籍见功夫。
添来势逸阴崖黑,泼处痕轻灌木枯
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
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

拼音版原文

sānshìjīngnéngshìduānlángjièjiàngōng
tiānláishìyīnhēi

chùhénqīngguàn
chuíhányúntūnguòjiāngchūnquán

lántángzuòjiǔxīnhuòdàoshānchuānshìhuà

注释

三世精能:三代人积累的高超技艺。
举世无:全世界没有。
笔端狼籍:笔下杂乱但充满技巧。
功夫:技艺或努力的成果。
添来势逸:增加的笔触显得飘逸。
阴崖黑:阴暗的山崖颜色深沉。
泼处痕轻:泼墨的地方痕迹轻盈。
灌木枯:像枯萎的灌木一样细腻。
垂地寒云:低垂接近地面的冷云。
大漠:广阔的沙漠。
过江春雨:跨过江河的春雨。
全吴:泛指江南地区。
兰堂:装饰雅致的厅堂。
坐久:坐的时间长。
心弥惑:心里越来越疑惑。
不道:没想到。
山川是画图:眼前的景象其实是画中的山水。

翻译

举世无双的技艺跨越三代,笔下挥洒自如显露出深厚功底。
增添的墨迹使山崖更显幽深,泼洒之处痕迹细微如同枯木逢春。
低垂的寒云似乎要吞噬广阔的沙漠,春雨跨过江河为全吴地区带来生机。
在华美的厅堂中坐得越久心中越是困惑,不料眼前的壮丽竟是画中的山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诗人以"三世精能举世无"开篇,表达了对高超艺术造诣的赞美,这种才能在当世中是独一无二的。接着"笔端狼籍见功夫"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艺术造诣的非凡,好像笔下生龙活虎一般。

"添来势逸阴崖黑,泼处痕轻灌木枯"两句描绘了一幅水墨画中的景象。"添来"指的是水墨渲染的技法,"势逸"则形容笔触的自由奔放;"阴崖黑"描写了山石的深沉色彩,而"泼处痕轻灌木枯"则是对树木干枯状态的刻画,这些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艺术表达。

"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两句扩展了画面的视角。首先描绘了天空中的云朵低垂,与大地相接,营造出一种广阔的气氛;随后诗人笔下的春雨不仅仅是季节的变化,更是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描绘,"全吴"指的是历史上的吴国地区,即今天的江苏、上海一带,这里的春雨给予了景色以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这幅画时的心境。"兰堂"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书房或居所,"坐久"意味着诗人沉浸在这幅画中久久不能自拔;"心弥惑"则是这种沉醉带来的迷惘感觉,而"不道山川是画图"则是对现实与艺术之间界限的模糊和质疑,仿佛山水都化作了画中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对于艺术与现实、心灵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