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遇非吾事,支离笑我身
出处:《和子野四首 其四》
宋末元初 · 仇远
诡遇非吾事,支离笑我身。
文章宁可拙,仕宦岂宜贫。
乡故多新鬼,年荒少佚民。
休嗟华黍废,阳谷易回春。
文章宁可拙,仕宦岂宜贫。
乡故多新鬼,年荒少佚民。
休嗟华黍废,阳谷易回春。
注释
诡遇:奇异的经历。非吾事:不是我的追求。
支离:破碎。
笑我身:嘲笑我生活。
文章:写作。
宁可:宁愿。
拙:笨拙。
仕宦:做官。
岂:怎能。
宜:适宜。
贫:贫穷。
乡故:家乡的老朋友。
新鬼:新去世的人。
年荒:荒年。
少佚民:少有闲适的百姓。
休嗟:别再感叹。
华黍:丰收的黍米。
废:废弃。
阳谷:春天的阳光。
易回春:容易带来春天。
翻译
奇异的经历不是我的追求,支离破碎的生活让我自嘲。写作宁可笨拙,做官怎能贫穷。
家乡的老朋友多已化为新鬼,荒年里少有闲适的百姓。
别再感叹丰收的黍米废弃,春天的阳光总会驱散严寒。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诗人以一种超脱世俗、豁达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身处乱世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诡遇非吾事,支离笑我身。”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那些不属于自己却又影响到自己的世事持有一种豁然置之的态度。这里的“诡遇”指的是那些复杂、不正义或者虚伪的事物,而“支离笑我身”则是说面对这些事情,诗人只是淡淡一笑,不去过多计较。
“文章宁可拙,仕宦岂宜贫。”这两句诗表达了一个观点:文学创作即使不够完美,也比追求功名利禄更为重要。这里的“文章”指的是文学作品和文化修养,而“仕宦”则是官场生涯。“宁可拙”意味着即便是粗糙的文学也比贫穷无助的官场生活更加珍贵。
“乡故多新鬼,年荒少佚民。”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战争和灾难后的萧瑟景象。诗人感叹家乡变得充满了新生的亡魂,而岁月荒废,使得本应繁衍的人口变得稀少。
“休嗟华黍废,阳谷易回春。”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依赖和希望。尽管“华黍”(即稻谷)因战乱而被废弃,但诗人仍然相信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时节易逝,而春天总会再度到来。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和观察,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时代的多重面貌,以及诗人对于文学、官场、家乡和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