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烟桑柘林,落日隐荒墅
出处:《旅次盩厔过韩士别业》
唐 · 王昌龄
春烟桑柘林,落日隐荒墅。
泱漭平原夕,清吟久延伫。
故人家于此,招我渔樵所。
泱漭平原夕,清吟久延伫。
故人家于此,招我渔樵所。
注释
春烟:春天的烟雾。桑柘林:种植桑树和柘树的树林,桑树用于养蚕,柘树也是一种经济树木。
落日:夕阳,傍晚的太阳。
荒墅:荒凉的村舍,废弃的乡村别墅。
泱漭:广阔无边的样子,形容平原的辽阔。
平原夕:平原上的傍晚时刻。
清吟:清雅的吟唱,指吟诗。
延伫:长久站立,等待。
故人:老朋友,旧交。
家于此:住在这里。
招我:邀请我。
渔樵所:捕鱼砍柴的地方,也代指隐居或田园生活。
翻译
春天的烟雾缭绕在桑树和柘树的树林中,夕阳西下隐藏在荒凉的村舍后。辽阔无垠的平原上,夜晚降临,我长久地站立吟诗。
朋友的家就在这里,他邀请我到他渔猎的地方做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晚霞下的田园风光图景。开篇“春烟桑柘林,落日隐荒墅”两句,以淡远的春色和夕阳映照下的大自然为背景,设置了诗歌的情境。“泱漭平原夕,清吟久延伫”接着描写了平静宽广的田野在晚霞中的宁静与悠长,诗人可能正在此时徘徊。
最后两句“故人家于此,招我渔樵所”表达了对旧友家园的怀念,以及朋友邀请自己前往的喜悦。这里的“渔樵”指的是垂钓和砍柴,是隐居田园生活的一种写照,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情谊。王昌龄以其鲜明的意象和流畅的笔法,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而悠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