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疑天公压浊世,倒翻海水洗尘滓
出处:《季峰寺观瀑布龙潭作歌》
清 · 姚浚昌
山忽飞行水忽止,谁为大块主张弛。
神斤鬼斧削不成,走石流砂皆可喜。
破舟侧卧藏大壑,古盂偃仰沈潭底。
银汉年年仰面看,只今知在深山里。
白龙喷沫怒幽阻,触断崩厓拔地起。
若教变酒浇磊块,想注腹中亦如此。
妙境从来不可求,扁舟十过今游始。
忽里瞿唐三百里,五月悬涛瀑相似。
坐疑天公压浊世,倒翻海水洗尘滓。
飞雪奔雷又入眼,一瞥惊魂卅年矣。
头颅与水争洁白,世路崔嵬生尺咫。
何似仙人绿云中,俯视五岳丘垤尔。
大巧无心奚足怪,奇处纷拿如黍累。
归来寻磴望瀑源,佛阁僧堂半荆杞。
增减谁知千劫过,古今聚貉一丘比。
请看石上满题名,十九询之骨同死。
相期信手掬神泉,共向人间伐毛髓。
神斤鬼斧削不成,走石流砂皆可喜。
破舟侧卧藏大壑,古盂偃仰沈潭底。
银汉年年仰面看,只今知在深山里。
白龙喷沫怒幽阻,触断崩厓拔地起。
若教变酒浇磊块,想注腹中亦如此。
妙境从来不可求,扁舟十过今游始。
忽里瞿唐三百里,五月悬涛瀑相似。
坐疑天公压浊世,倒翻海水洗尘滓。
飞雪奔雷又入眼,一瞥惊魂卅年矣。
头颅与水争洁白,世路崔嵬生尺咫。
何似仙人绿云中,俯视五岳丘垤尔。
大巧无心奚足怪,奇处纷拿如黍累。
归来寻磴望瀑源,佛阁僧堂半荆杞。
增减谁知千劫过,古今聚貉一丘比。
请看石上满题名,十九询之骨同死。
相期信手掬神泉,共向人间伐毛髓。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姚浚昌的《季峰寺观瀑布龙潭作歌》描绘了山川瀑布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山忽飞行水忽止”展现了山势陡峭、水流瞬间停止的奇特画面,暗示自然之力的变幻莫测。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神斤鬼斧削不成”、“走石流砂皆可喜”等夸张手法,赞美了瀑布的磅礴气势和力量。
诗人将瀑布比喻为白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其喷薄而出、冲破阻碍的场景,表达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惊叹。他设想如果这股力量能化为美酒,定会如同龙潭中的激流一般令人畅饮。
“妙境从来不可求”表达了对这种难得一见的美景的珍视,诗人十次经过才得以领略,感叹“忽里瞿唐三百里,五月悬涛瀑相似”。瀑布的壮观让诗人联想到清洗尘世的神话,仿佛天公倾泻海水以涤荡污垢。
“飞雪奔雷又入眼”描绘了瀑布的视觉冲击力,诗人感慨万千,觉得自己与瀑布的洁白相比,世路艰辛。最后,诗人向往仙人的超然境界,认为瀑布的奇景胜过人间的一切。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季峰寺瀑布龙潭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