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各逐升斗仕,弹冠愧渊明全文

各逐升斗仕,弹冠愧渊明

出处:《送伯达兄赴嘉禾
宋 · 苏过
我生三十馀,忧患恰半生。
飘零万里外,偶存三弟兄。
去去复远别,朔风催客征。
相看各华发,岂免儿女情。
五载卧箕颍,分甘一廛氓。
嗟哉生理拙,口腹不解营。
各逐升斗仕,弹冠愧渊明
谁知三径荒,聊代十亩耕。
我政牛马走,君乃簿书婴。
壮心已灰槁,焦芽不复萌。
庄舄偶怀越,嗣宗求步兵。
行藏本无意,簪组鸿毛轻。
脱去西风尘,江山照人清。
扁舟五湖月,千里为莼羹。
行著下下考,愿辞赫赫名。
青衫道旁吏,时哉那可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送伯达兄赴嘉禾》,通过诗人的叙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兄长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

诗的开头“我生三十馀,忧患恰半生”,诗人回顾自己的一生,充满了忧愁和苦难,暗示了生活的不易。接着,“飘零万里外,偶存三弟兄”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即使身处异乡,兄弟间的联系依然紧密。

“去去复远别,朔风催客征”描绘了兄长即将远行的情景,朔风象征着离别的凄凉与无奈。接下来,“相看各华发,岂免儿女情”则表达了兄弟间虽年岁渐长,但情感依旧深厚,难以割舍。

“五载卧箕颍,分甘一廛氓”描述了诗人自己过去的生活状态,隐居于箕山和颖水之间,甘于平凡。而“嗟哉生理拙,口腹不解营”则感叹生活艰难,难以维持生计。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各逐升斗仕,弹冠愧渊明”表达了诗人与兄长各自为了生活不得不投身仕途,但内心却对陶渊明的归隐生活感到愧疚。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妥协。

“谁知三径荒,聊代十亩耕”表明诗人虽然生活困顿,但仍努力耕种,以自给自足。而“我政牛马走,君乃簿书婴”则再次强调了兄弟俩在不同生活境遇中的处境。

“壮心已灰槁,焦芽不复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绝望,似乎已经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勇气。接着,“庄舄偶怀越,嗣宗求步兵”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厌倦。

“行藏本无意,簪组鸿毛轻”表明诗人认为官职地位如同鸿毛般轻浮,不值得追求。最后,“脱去西风尘,江山照人清”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扁舟五湖月,千里为莼羹”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场景,乘船游历五湖四海,享受自然之美。而“行著下下考,愿辞赫赫名”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声的淡泊,更看重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青衫道旁吏,时哉那可争”则是对自身身份的自我反思,作为小吏,面对世事变迁,只能顺其自然,无法强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接受。诗中既有对兄弟之情的深情表达,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