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春雷未出地,草木含冻结全文

春雷未出地,草木含冻结

老嵩悟尘缘,洪炉一点雪。
飞行三界外,宴坐常兀兀。
有如出笼鸟,岂比缩颈鳖。
万象一诗本,章句真琐屑。
世人不识渠,小智互分别。
岂知日用处,默语无殊辙。
春雷未出地,草木含冻结
大声歘然来,蛰龙起脩骨。
神功无定在,作止才一瞥。
以诗来议师,所见何纤末。
想当闻此言,挥麈笑且咄。
惜哉二三子,微沤更出没。
眼翳挥未扫,幻化何从灭。
月体元自空,三三认盈缺。
长篇陋摛锦,敏思迟击钵。
秪向语边寻,那解默时说。

拼音版原文

lǎosōngchényuánhóngdiǎnxuě

fēixíngsānjièwàiyànzuòcháng

yǒuchūlóngniǎosuōjǐngbiē

wànxiàngshīběnzhāngzhēnsuǒxiè

shìrénshíxiǎozhìfēnbié

zhīyòngchùshūzhé

chūnléiwèichūcǎohándòngjié

shēngchuāránláizhélóngxiū

shéngōngdìngzàizuòzhǐcáipiē

shīláishīsuǒjiànxiān

xiǎngdāngwényánhuīzhǔxiàoqiěduō

zāièrsānwēiōugèngchūméi

yǎnhuīwèisǎohuànhuàcóngmiè

yuèyuánkōngsānsānrènyíngquē

chángpiānlòuchījǐnmǐnchí

zhīxiàngbiānxúnjiěshíshuō

注释

尘缘:世俗的缘分或尘世之情。
洪炉:巨大的熔炉象征生活或修行的磨炼。
宴坐:静坐冥想。
兀兀:形容专心致志。
出笼鸟:比喻自由自在的人。
缩颈鳖:比喻畏缩不前的人。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琐屑:细小、琐碎。
渠:他,指代前面的老僧。
小智:浅薄的智慧。
默语:无声的语言,暗指内心活动。
蛰龙:冬眠的龙,比喻沉睡的人或事物。
神功:超凡的能力或修为。
纤末:微小的部分。
挥麈:挥动麈尾,古人读书时的动作,表示思考。
微沤:比喻短暂、微不足道的事物。
眼翳:眼睛上的污垢,比喻心中的杂念。
盈缺:月亮的圆缺,象征事物的起伏变化。
长篇陋摛锦:冗长的华丽文字。
敏思迟击钵:思维敏捷但行动迟缓。
秪向:只在,仅仅。
那解:怎能理解。

翻译

老僧深悟红尘情缘,如同洪炉中的一点雪花。
他在三界之外飞翔,静坐时常心无旁骛。
他像出笼的鸟儿,怎能与缩头缩脑的甲鱼相比。
世间万物皆可入诗,但章节细碎难以捉摸。
世人不了解他,只看到表面的小聪明各自划分。
他们怎知日常生活中,他的默然与言语并无二致。
春天的雷声还未破土而出,草木仍被冰雪覆盖。
突然的大声响起,冬眠的龙开始振作筋骨。
神功并非固定不变,显现或消失只在瞬间。
用诗歌来评价师者,所见的只是皮毛。
想象他听到这些,会挥扇微笑,还会轻声呵斥。
可惜你们这些人,对事物的理解如泡沫般浮沉不定。
眼中的尘埃尚未清除,如何能看透幻化的本质。
月亮本为空无,人们却执着于盈亏的变化。
长篇大论犹如华丽的铺陈,而敏捷的思考却在敲击木鱼时显得迟缓。
你们只在语言中寻求答案,却不懂得在沉默中领悟。

鉴赏

这首宋诗是郭印对朋友们以嵩师破戒之事为题嘲笑之作的回应。诗人以老嵩的修行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他超脱尘缘、心如白雪的境界。"飞行三界外,宴坐常兀兀",表现出老嵩的自在与禅定,不同于世间琐碎之人。诗人批评世人未能理解这种大智慧,只看到表面现象,而不知其日常应用的深意。

"春雷未出地,草木含冻结",以自然景象暗示修行过程中的顿悟,蛰龙出洞象征着修行者内在力量的觉醒。然而,诗人指出,真正的神功并非固定不变,而是瞬间显现又隐没,这正是禅宗"无常"的教义。他批评那些仅凭言语讨论佛法的人,未能领悟到默然无言的至理。

最后,诗人感慨众人犹如"微沤出没",未能扫除眼中的迷惑,幻象难以消除。他提醒大家,真正的智慧在于体悟空性,而非华丽的言辞。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对世俗的言论和修行方式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剖析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