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圣朝清峻地,至今依是少年身
出处:《献王大夫二首 其二》
唐 · 方干
功成犹自更行春,塞路旌旗十里尘。
只用篇章为教化,不知夷夏望陶钧。
金章照耀浮光动,玉面生狞细步匀。
历任圣朝清峻地,至今依是少年身。
只用篇章为教化,不知夷夏望陶钧。
金章照耀浮光动,玉面生狞细步匀。
历任圣朝清峻地,至今依是少年身。
注释
功成:功绩完成。犹自:仍然。
更行春:继续享受春天的时光。
塞路:边塞道路。
旌旗:旗帜。
十里尘:形容尘土飞扬,队伍浩荡。
篇章:诗文作品。
教化:教育感化。
夷夏:夷狄与华夏,泛指四方民族与中原民族。
陶钧:比喻治理国家。
金章:金色的官印,代指高官。
照耀:闪耀。
浮光动:光线在官印上波动,形容官印的华丽。
玉面:形容人面容温润如玉。
生狞:这里指外表严肃,实则内心坚定。
细步匀:步伐稳健均匀。
历任:连续担任。
圣朝:对当朝的尊称。
清峻地:清正严明的职位。
至今:直到现在。
依是:依然是。
少年身:保持年轻时的状态,不仅指年龄,也指心态。
翻译
功绩成就仍继续前行享受春光,边塞路上旌旗飘扬尘土飞扬达十里。仅凭诗文来教化世人,未曾想夷狄与华夏都期待他的治理。
金色官印在阳光下闪耀浮动,温文尔雅的面容下步伐稳健均匀。
历任朝廷中清正严明的要职,而他依然保持着少年时的身心状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功成名就的君主或高官,依旧在春日出行,旌旗飘扬,尘土飞扬十里,其威仪之盛如教化于民。然而,这种对权力的追求和展现,却让人无法分辨何为夷夏,何为陶钧,暗示了权力与文化认同之间的模糊界限。
金章耀眼,光芒流动,玉面生温,步履细腻,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君主或高官的庄重与威仪。历任圣朝清峻之地,至今依旧保持着少年般的精力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行进、旌旗威仪、光芒耀眼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权力的壮观与持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文化认同的困惑,以及对永恒青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