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彼玩尚逋诛,吾土久未还全文

彼玩尚逋诛,吾土久未还

出处:《赦到后雨遂大作
宋 · 李之仪
昨夜闻有赦,今朝遂得雨。
天泽随君恩,一洒遍寰宇。
彼玩尚逋诛,吾土久未还
皇灵实神谋,剪复笑谈间。
峥嵘若化城,扫荡如破竹。
开田一百里,得土千万族。
不雨三四月,垄亩犹烧畬。
祷祈略无应,居哭行叹嗟。
岂知有此待,城就师振旅。
上不辍板筑,下不妨野处。
秋种盖未晚,及此壮者归。
欢呼各著业,卖刀买耕犁。
山头夜叱牛,山下妇亦斸。
老稚旦出耘,勤劳莫归宿。
待我土尽垦,俟尔日有馀。
归来笑相向,共乐生无虞。
又闻赦书中,逋欠皆除免。
更放一年租,其细及移变。
天公固爱我,吾君岂违天。
乃知父子间,事事必关连。
野人语可书,使我喜不寐。
谁谓彼无知,况欲迷向背。
我歌本民言,未愧中兴诗。
闻者足以戒,可是辙趋时。

鉴赏

这首诗《赦到后雨遂大作》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通过描绘赦令带来的喜悦与雨水降临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革和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

诗的开头“昨夜闻有赦,今朝遂得雨”,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民众在得知赦令后内心的激动与期待,紧接着“天泽随君恩,一洒遍寰宇”一句,将赦令的恩泽比作天降甘霖,滋润着大地,表达了赦令对于百姓生活的积极影响。

接着,“彼玩尚逋诛,吾土久未还”两句,反映了赦令不仅涉及刑罚的宽宥,也包括对流离失所者的回归,体现了赦令的全面性和普适性。“皇灵实神谋,剪复笑谈间”则赞美了赦令背后的深思熟虑与轻松实现,显示了统治者的智慧与仁慈。

“峥嵘若化城,扫荡如破竹”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述了赦令带来的社会变革之迅速与彻底,如同城市从废墟中崛起,如同竹林被清风扫荡一空。“开田一百里,得土千万族”进一步强调了赦令对于土地开垦和人口增长的积极促进作用。

接下来的几句“不雨三四月,垄亩犹烧畬。祷祈略无应,居哭行叹嗟”描绘了旱灾给农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他们对雨水的迫切渴望,与后面“岂知有此待,城就师振旅。上不辍板筑,下不妨野处”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赦令带来的希望与改变。

“秋种盖未晚,及此壮者归。欢呼各著业,卖刀买耕犁”表现了农民在得到赦令和雨水后,开始恢复农业生产,从战争或流离中回归正常生活,展现出生活的活力与希望。

“山头夜叱牛,山下妇亦斸。老稚旦出耘,勤劳莫归宿”描绘了农忙时节的景象,人们不分昼夜地劳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坚韧。“待我土尽垦,俟尔日有馀”表达了对未来丰收的期待与憧憬。

最后,“归来笑相向,共乐生无虞。又闻赦书中,逋欠皆除免。更放一年租,其细及移变”总结了赦令带来的福祉,不仅减免了债务,还减轻了赋税,使得百姓生活无忧。

“天公固爱我,吾君岂违天”表达了对自然与君主的感激之情,认为赦令是天意的体现,也是君主仁政的体现。“乃知父子间,事事必关连”强调了赦令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深刻理解。

“野人语可书,使我喜不寐。谁谓彼无知,况欲迷向背。我歌本民言,未愧中兴诗”表达了诗人对普通民众语言的尊重与认同,认为自己的诗歌能够反映时代变迁,表达民众的心声,没有愧对历史。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通过描绘赦令带来的社会变化和民众生活的改善,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民生幸福的深切关注和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