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窥人上岭,枕听鸟呼儿
出处:《宝积寺》
明 · 释今无
斜阳明谷口,金色忽离披。
病久骨先弱,乍閒意便宜。
窗窥人上岭,枕听鸟呼儿。
更欲探奇去,扪苔读古碑。
病久骨先弱,乍閒意便宜。
窗窥人上岭,枕听鸟呼儿。
更欲探奇去,扪苔读古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金色洒满山谷的宁静画面。诗人以“斜阳明谷口”开篇,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金色忽离披”一句,不仅描绘了阳光逐渐消散的景象,也隐喻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病久骨先弱,乍閒意便宜。”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长期患病而身体虚弱,但突然闲暇时却感到心情舒畅,反映出对健康与自由的渴望。通过对比生病时的痛苦与闲暇时的愉悦,诗人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和内心的细腻感受。
“窗窥人上岭,枕听鸟呼儿。”这两句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有人正攀登山岭;枕边传来鸟儿呼唤幼雏的声音,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最后,“更欲探奇去,扪苔读古碑。”表达了诗人想要继续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通过触摸古老的碑文,他似乎在与过去对话,寻找心灵的慰藉和智慧的启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健康、自由以及历史文化深刻而独特的感悟,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