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汗漫游
出处:《读赤壁赋前后二首 其一》
宋 · 文天祥
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汗漫游。
今古兴亡真过影,乾坤俯仰一虚舟。
人间忧患何曾少,天上风流更有不。
我亦洞箫吹一曲,不知身世是蜉蝣。
今古兴亡真过影,乾坤俯仰一虚舟。
人间忧患何曾少,天上风流更有不。
我亦洞箫吹一曲,不知身世是蜉蝣。
注释
昔年:过去的一年。谪:贬谪,被贬到。
黄州:地名,位于中国湖北省。
赤壁矶头:赤壁附近的岩石岸边。
汗漫游:随意漫游。
真过影:如同过眼云烟,比喻转瞬即逝。
乾坤:天地。
俯仰:抬头低头,比喻时间的流逝。
虚舟:象征性的小船,比喻微不足道的存在。
人间忧患:人世间的各种忧虑和困苦。
天上风流:指天上的繁华或仙境般的美好。
更:还有。
洞箫:古代的一种竹制吹奏乐器。
一曲:一首曲子。
不知:不明白,不自知。
身世:自身的经历和命运。
蜉蝣:一种寿命极短的昆虫。
翻译
昔日仙子被贬黄州,她在赤壁矶头悠然漫步。古今兴衰如同过眼云烟,天地间我们就像一叶浮舟。
人间的忧虑从未减少,天上的繁华仍然继续。
我也吹奏一曲洞箫,却浑然不知自己只是短暂如蜉蝣。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邃哲思与历史感怀的诗作。开篇“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汗漫游”两句,通过对古人游历赤壁之景的描绘,既展示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追忆,也勾勒出赤壁这一历史名地的壮丽画面。“今古兴亡真过影”一句,则是诗人基于对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的思考,表达了时间流逝、历史更迭的感慨。紧接着,“乾坤俯仰一虚舟”则用天地之间的广阔比喻自己渺小如同漂泊在无尽海洋中的孤舟,表现出诗人面对浩瀚宇宙时的自我感悟。
“人间忧患何曾少,天上风流更有不”两句,通过对人世疾苦与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历史感和哲学思考。最后,“我亦洞箫吹一曲,不知身世是蜉蝣”则是诗人借吹奏洞箫之声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自比为蜉蝣,强调了个人命运的渺小与历史洪流的巨大。
整首诗通过对赤壁这一历史地点的回忆和现实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兴亡、个人命运以及宇宙万物的深刻思考。语言上则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比喻,使得诗歌既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又具备深邃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