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知不减,挥麈近何如
出处:《寄杨敦初》
明 · 袁宏道
野树吟秋日,江云送目初。
百年谁命驾,两地且传书。
潘岳功名薄,庄生吏体疏。
禅心知不减,挥麈近何如。
百年谁命驾,两地且传书。
潘岳功名薄,庄生吏体疏。
禅心知不减,挥麈近何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寄杨敦初(其一)》。诗中描绘了秋天野外树木的景象,以及江上云彩的动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首联“野树吟秋日,江云送目初”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野树在秋日的照耀下仿佛在低吟,江上的云彩则像是在为远方的视线送行,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静美。
颔联“百年谁命驾,两地且传书”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空间距离的感慨。百年时光匆匆,不知道是谁赋予了生命以速度,使得人们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只能通过书信来传递情感和思念。这里既有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也有对远方亲朋的深切挂念。
颈联“潘岳功名薄,庄生吏体疏”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潘岳是西晋文学家,以才华横溢著称,但其功名并不显赫;庄子则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主张无为而治,对官场事务较为疏远。这两句诗借用了他们的故事,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尾联“禅心知不减,挥麈近何如”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主题。禅心指的是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的心态,即使在忙碌或纷扰中,这种内心的平静也不会减少。挥麈则是指手持麈尾,常用于表示闲谈或思考,这里的“挥麈近何如”可能是在询问对方是否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功名、自由和平静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