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彼为形士,长往不知还
出处:《观钱塘上人墨兰二首 其二》
元 · 范梈
翰墨者谁子?妙年出江关。
剪须事浮屠,游戏在云山。
时将骚臣意,写入尺素间。
嗟彼为形士,长往不知还。
其心犹有慕,岂不薄茅菅?学古宁为人?诚念修已艰。
圣哲虽异代,讵云不可攀?
剪须事浮屠,游戏在云山。
时将骚臣意,写入尺素间。
嗟彼为形士,长往不知还。
其心犹有慕,岂不薄茅菅?学古宁为人?诚念修已艰。
圣哲虽异代,讵云不可攀?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观钱塘上人墨兰二首(其二)》描绘了一位年轻才子的形象。他才华出众,年纪轻轻便离开故乡,投身于佛教修行,过着云游山水的生活。他将自己对文人士大夫的情感和志向融入到书法艺术中,通过笔墨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诗中的"翰墨者谁子"赞美了这位书法师的技艺,"妙年出江关"则强调了他的早慧和离家出走的决心。"剪须事浮屠"暗示他剃度为僧,"游戏在云山"则描绘了他超脱尘世的逍遥生活。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词之中,对于那些执着于世俗名利的人,他以"为形士,长往不知还"来表达对他们无法割舍红尘的惋惜。
然而,这位上人内心仍有对古代圣贤的仰慕,明白追求道德完善的道路并非易事,"诚念修已艰"表达了他对个人修行的深刻理解。尽管身处不同时代,但他坚信圣哲的精神是可以跨越时空去追求的,"圣哲虽异代,讵云不可攀"传达出他对高尚品德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钱塘上人的形象,展现了文人墨客对精神自由和道德完善的追求,以及对超越时空的智慧传承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