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明世也知能用短,至人曾道欲行柔全文

明世也知能用短,至人曾道欲行柔

出处:《早衙即事次韵
明 · 黄衷
薇花三对诏南秋,江閤归心付四休。
明世也知能用短,至人曾道欲行柔
青藜旧杖孤窗雨,黄木澄湾独橹舟。
眼底拥旌何所事,且看晴鹊屋山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处理公务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薇花三对诏南秋,江阁归心付四休”,以薇花三对、秋日南风起兴,象征着时光流转与自然的宁静,同时暗示诗人内心归隐之意,将这份归心寄托于四时更替之中,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颔联“明世也知能用短,至人曾道欲行柔”,借古喻今,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在光明的时代里,人们懂得运用短处,而在高远的境界中,至人倡导以柔克刚。这两句既是对历史智慧的引用,也是对当下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性与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

颈联“青藜旧杖孤窗雨,黄木澄湾独橹舟”,通过具体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风雨时的孤独与坚韧。青藜旧杖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不变的信念,孤窗雨则是外界环境的映射,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对比。黄木澄湾独橹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独舟在静谧的水面航行,象征着诗人独立思考、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状态。

尾联“眼底拥旌何所事,且看晴鹊屋山头”,以“拥旌”这一军事行动的场景作为结束,却以“晴鹊屋山头”的景象收尾,形成鲜明的反差。拥旌代表的是权力与行动,而晴鹊屋山头则象征着自由与宁静。这一转折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权力与自由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他希望在忙碌的政务之余,能够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