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笔札穷能事,君是先王简拔人
出处:《寄李伯襄编修》
明 · 李云龙
叹息遗弓泪满巾,幸逢苑树发新春。
万方共戴吾君子,多士谁为少主臣。
草野愧无酬国略,金门赖有报恩身。
莫言笔札穷能事,君是先王简拔人。
万方共戴吾君子,多士谁为少主臣。
草野愧无酬国略,金门赖有报恩身。
莫言笔札穷能事,君是先王简拔人。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伯襄编修的深厚敬意与感激之情。首句“叹息遗弓泪满巾”,以“遗弓”暗喻失去的机遇或重要人物,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与哀伤。接着,“幸逢苑树发新春”一句,转而表达了一种庆幸与希望,仿佛在困境中发现了一线生机,如同春天的树木重新焕发出生机。
“万方共戴吾君子,多士谁为少主臣”两句,高度赞扬了李伯襄编修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表达了对他的尊敬与推崇。同时,也暗示了李伯襄在群臣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以及他作为“君子”的高尚品质。
“草野愧无酬国略,金门赖有报恩身”则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与决心。诗人承认自己在国家策略上可能有所不足,但强调自己愿意在“金门”(皇宫)这样的重要场合,以实际行动报答国家与君主的恩惠。这既是对李伯襄能力的认可,也是对自己责任的明确。
最后,“莫言笔札穷能事,君是先王简拔人”两句,进一步肯定了李伯襄的才能与被先王选拔的荣耀。诗人在此强调,尽管书写技巧可能有限,但李伯襄作为先王选拔的人才,其才能与贡献是不可忽视的。这不仅是对李伯襄个人能力的赞美,也是对其历史地位的一种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李伯襄编修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君主以及自身职责的深刻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