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性本善,混混源泉全文

人性本善,混混源泉

出处:《和惠宰修县学韵
宋 · 袁甫
人爵非贵,天爵惟尊。
贤哉惠侯,兴学祁门。
祁门之士,夙号有文。
兑习久废,索居离群。
自侯来思,锐志兴复。
士脱旧穴,迁于乔木。
人性本善,混混源泉
四端素具,若火始然。
谁其启之,君子德风。
既修学宫,藏修其中。
内养克充,外养亦备。
尔不吾负,吾宁尔弃。
坛名舞雩,乐道无欲。
梁跨幽涧,潺潺漱玉。
面此清致,皆学之助。
本心融明,庶几寡过。
滔滔世途,人而匪天。
儿童之戏,殆类纸鸢。

拼音版原文

rénjuéfēiguìtiānjuéwéizūn

xiánzāihuìhóuxīngxuémén

ménzhīshìhàoyǒuwén

duìxīnjiǔfèisuǒqún

hóuláiruìzhìxīng

shìtuōjiùxuéqiānqiáo

rénxìngběnshànhùnhùnyuánquán

duānruòhuǒshǐrán

shuízhījūnfēng

xiūxuégōngcángxiūzhōng

nèiyǎngchōngwàiyǎngbèi

ěrníngěr

tánmíngdào

liángkuàyōujiànchánchánshù

miànqīngzhìjiēxuézhīzhù

běnxīnróngmíngmíngshùguǎguò

tāotāoshìrénérfěitiān

értóngzhīdàilèizhǐyuān

注释

人爵:人间的爵位。
天爵:天赐的德行。
惠侯:贤能的诸侯。
兑习:学习风气。
乔木:比喻高尚的地位或境遇。
四端:人的四种美德:仁、义、礼、智。
君子德风:君子的德行榜样。
舞雩:古代学校名,象征教化。
潺潺漱玉:流水声如玉漱口,形容溪流清澈。
庶几:或许,大概。

翻译

人间的爵位不算高贵,天赐的德行最为尊崇。贤能的惠侯啊,在祁门兴起教育。
祁门的读书人,一向以文才著称。但学习风气久已衰落,他们孤独离群。
自从惠侯到来,他决心振兴教育。士子们离开旧日的困境,迁移到高大的树木旁。
人的本性本善,如同浑浊的源泉。人的四种美德原本具备,就像火刚刚点燃。
是谁开启这智慧?是君子的德行引领。修建了学宫,他们在此修身养性。
内在修养得到充实,外在行为也符合礼仪。你不辜负我,我宁可舍弃你。
学宫名为舞雩,追求的是无欲的快乐之道。桥梁横跨幽深溪涧,流水声如玉漱口。
面对这样的清雅环境,都是学习的助力。人心清明,或许能少犯错误。
滔滔红尘之路,人若非天命所定。孩童的游戏,仿佛纸鸢般自由无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甫的作品《和惠宰修县学韵》。诗中,作者赞扬了惠侯在祁门县致力于复兴教育的贤德行为。他指出,祁门之地向来以文人著称,但因学习风气一度衰落,学子们流离失所。惠侯的到来激发了士人的热情,他们得以从困境中崛起,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环境。诗人强调了教育对人性培养的重要性,认为人的本性善良,通过教育可以启发四端(仁、义、礼、智),并以君子的道德风范引导学生。

县学的修建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更是精神文化的滋养,内外兼修。诗人表达了对学生的期待,希望他们不负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宁可放弃那些不能尽责的学生的决心。县学的名称“舞雩”寓含了儒家的教化乐育理念,而桥梁跨越幽涧的景象则象征着知识的流淌和洗涤心灵。面对这样的清雅环境,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使人心境清明,减少过失。

最后,诗人感叹世事纷扰,唯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回归天性,如同儿童放飞纸鸢般追求真我。整首诗赞美了惠侯的教育功绩,也寄寓了对教育理想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