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别翻怜相见时,碧桃开尽桂花枝
出处:《与郭子全》
明 · 王守仁
相别翻怜相见时,碧桃开尽桂花枝。
光阴如许成虚掷,世故摧人总不知。
云路不须朱绂去,归帆且得綵衣随。
岚山风景濂溪近,此去还应自得师。
光阴如许成虚掷,世故摧人总不知。
云路不须朱绂去,归帆且得綵衣随。
岚山风景濂溪近,此去还应自得师。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名为《与郭子全》。诗中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首联“相别翻怜相见时,碧桃开尽桂花枝”,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反而更加怀念相聚的时光。碧桃与桂花的交替开放,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友情的珍贵与短暂。
颔联“光阴如许成虚掷,世故摧人总不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无奈。诗人认为,时间如同流水,稍纵即逝,人们往往在经历了种种世事之后,才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颈联“云路不须朱绂去,归帆且得綵衣随”,体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他并不追求高官厚禄(朱绂),而是希望在归乡之时,能够与家人团聚,享受生活的简单快乐。
尾联“岚山风景濂溪近,此去还应自得师”,则寄寓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认为,即使远离尘嚣,也能在自然之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智慧的启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间、生活态度以及自然与知识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