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王事当有行,忘身那自知全文

王事当有行,忘身那自知

出处:《古路
宋 · 杨万里
我生倦行路,此行欣不辞。
我岂与人异,厌闲乐驱驰。
王事当有行,忘身那自知
闽盗入吾部,梅川作潢池。
白羽飞赤囊,碧油走红旗。
履霜戒不早,蔓草要勿滋。
士皆冲冠怒,人挟报国私。
我行梅始花,我归柳应丝。
会当挥蝥弧,一笑封鲸鲵。
休愁荦确路,即赋竞病诗。

拼音版原文

shēngjuànxíngxíngxīn

rényànxiánchí

wángshìdāngyǒuxíngwàngshēnzhī

mǐndàoméichuānzuòhuángchí

báifēichìnángyóuzǒuhóng

shuāngróngzǎomàncǎoyào

shìjiēchōngguānrénxiébàoguó

xíngméishǐhuāguīliǔyìng

huìdānghuīmáoxiàofēngjīng

xiūchóuluòquèjìngbìngshī

注释

倦:厌倦。
欣:欣然。
驱驰:快速行动。
王事:国家的事务。
闽盗:福建的盗贼。
潢池:比喻小势力据守的地方。
履霜:踩在霜上,比喻面临困难。
蔓草:杂草,比喻乱七八糟的事物。
冲冠:形容极度愤怒。
鲸鲵:大鱼,比喻强大的敌人。
荦确:形容道路崎岖不平。
竞病诗:以疾病为题材的诗,比喻激励人心的作品。

翻译

我已厌倦了长途跋涉,这次出行却欣然接受。
我并非与众不同,只是厌倦了闲适,渴望行动起来。
国家的事务需要我去执行,忘我投入不知疲倦。
福建的盗贼侵入我的管辖地,梅川成了他们的巢穴。
白色的羽箭飞出红色的箭囊,绿色的战旗在碧油中疾驰。
走在霜冻的路上要警惕,不要让杂草蔓延。
士兵们都气愤填膺,怀揣着报效国家的决心。
我出发时梅花正盛开,归来时柳树应已抽丝。
将来定当挥舞战旗,一战功成,笑对大敌。
不必忧虑艰难的道路,就以此为题创作激励人心的诗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于官职生活的态度和内心世界。开篇“我生倦行路, 此行欣不辞”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活虽有疲惫,但仍旧乐于接受的心境。这反映出古代士人的忠诚与奉献精神。

接下来的“我岂与人异, 厌闲乐驱驰”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凡,他对平庸无为的生活感到厌倦,而渴望着激烈、充实的生活。这里体现了士人的进取之心和不甘寂寞的性格。

“王事当有行, 忘身那自知”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认知与责任感,他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只关注于如何为国家尽职。这种牺牲小我、利天下的精神,是中国古代士人理想的体现。

“闽盗入吾部, 梅川作潢池”则是对时局的描绘,可能暗示着边疆有警或者地方动荡不安的情形。“梅川作潢池”则可理解为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环境的向往。

“白羽飞赤囊, 碧油走红旗”这两句可能是对军事行动或战乱场景的描绘,表现了战争的紧迫感。这些意象强烈地表达了时代的动荡与诗人的忧虑心情。

“履霜戒不早, 蔓草要勿滋”则是告诫自己和他人要警觉,不要因为小草的柔弱而忽视其可能带来的危险,这里蕴含着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与提醒。

“士皆冲冠怒, 人挟报国私”表达了士人们对于国家大义的愤慨和忠诚之心,他们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抛头颅骨。

“我行梅始花, 我归柳应丝”则是诗人将自己的人生旅程比喻为梅花初绽与柳絮随风,这两种植物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坚贞和柔美。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未来某种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会当挥蝥弧, 一笑封鲸鲵”则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豁然开朗的心境,仿佛在说,即便面临重重困难,也能一笑了之,将烦恼抛诸脑后。

整首诗通过对士人生活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展现,反映出了一种坚韧不拔、忠诚于国家与理想的精神,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情感和美好愿望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