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宦达知多少,曾向南宫识二良
出处:《次信阳州》
明 · 罗钦顺
野树萧疏见女墙,沙滩清浅竞褰裳。
城中宦达知多少,曾向南宫识二良。
城中宦达知多少,曾向南宫识二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信阳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意味。
首句“野树萧疏见女墙”,以“野树”和“女墙”构成鲜明对比,野树的稀疏与女墙的坚固形成视觉冲击,暗示着自然与人为力量的交织。这里的“女墙”可能指的是城墙上的矮墙,象征着城市的安全与防御,而“野树”的萧疏则代表了自然界的宁静与野性。这一句通过景物的描绘,引出对城市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第二句“沙滩清浅竞褰裳”,描绘了一幅人们在沙滩上嬉戏、脱鞋涉水的画面,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自由的气息。这里的“竞褰裳”生动地展现了人们不拘小节、尽情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与前一句的严肃形成了对比,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生活气息。
后两句“城中宦达知多少,曾向南宫识二良”,转而从自然景观过渡到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诗人通过询问“城中宦达知多少”,表达了对社会阶层差异的关注,以及对那些在繁华都市中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们的思考。同时,“曾向南宫识二良”中的“南宫”可能指古代官署,这里借以表达对官员品行的重视,强调了品德与才能并重的价值观。这两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也体现了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