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春波万古閒,悠悠天地长如此
出处:《游孔水用吴郡卢襄石刻诗韵》
清 · 顾太清
溪去山楼凡七里,平坦不烦折屐齿。
下有泉源上石堂,万佛妙相参差倚。
青苔互古不见日,森森浓绿疑无始。
龙泉古壁何年失,虎尾春冰岂可履。
夕阴水鸟上渔梁,倒映山容碧滩陊。
人生行乐须及时,花外光阴去如矢。
开元残碑嵌绝壁,幸得庐襄刻诗纪。
出山一路又看山,二水合流成漫水。
马耳东风拂面香,鸳鸯属玉惊人起。
归涂借问今何时,梨花桃花才结子。
渺渺春波万古閒,悠悠天地长如此。
偕隐何辞挽鹿车,云水遨游胜朝市。
下有泉源上石堂,万佛妙相参差倚。
青苔互古不见日,森森浓绿疑无始。
龙泉古壁何年失,虎尾春冰岂可履。
夕阴水鸟上渔梁,倒映山容碧滩陊。
人生行乐须及时,花外光阴去如矢。
开元残碑嵌绝壁,幸得庐襄刻诗纪。
出山一路又看山,二水合流成漫水。
马耳东风拂面香,鸳鸯属玉惊人起。
归涂借问今何时,梨花桃花才结子。
渺渺春波万古閒,悠悠天地长如此。
偕隐何辞挽鹿车,云水遨游胜朝市。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女作家顾太清的《游孔水用吴郡卢襄石刻诗韵》,描绘了作者游历山水的过程,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感慨。诗人以轻快的步伐走过七里的溪流,沿途景色宜人,泉水潺潺,石堂上的万佛像错落有致,青苔覆盖的古老墙壁引人遐想。她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享受生活,感叹时光如箭。
诗中提到的“开元残碑”和“庐襄刻诗纪”,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而“马耳东风”、“鸳鸯属玉”则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令人陶醉。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云水之间的逍遥胜过尘世的喧嚣。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