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灭了何碍,卷舒长自閒
出处:《赠白云上人》
明 · 王世贞
爱汝白云色,萧萧佛日间。
有时归法钵,无意卧禅关。
生灭了何碍,卷舒长自閒。
寻常足避世,莫买沃洲山。
有时归法钵,无意卧禅关。
生灭了何碍,卷舒长自閒。
寻常足避世,莫买沃洲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赠予一位名叫白云上人的作品,表达了对白云上人出尘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其禅定生活的理解和赞赏。首句“爱汝白云色”,以白云为喻,描绘了上人超凡脱俗的形象,暗示其心境如白云般纯净无暇。次句“萧萧佛日间”则描绘了上人在宁静的佛光中度过时光的场景,充满了禅意。
“有时归法钵,无意卧禅关”进一步展现了上人遵循佛法,不拘泥于形式,自在随性的生活态度。他时而修行,时而放松,无心于禅定的束缚,体现出内心的自由与从容。“生灭了何碍,卷舒长自閒”传达了生死无常的佛教观念,认为生灭变化并无妨碍,上人的心境始终悠然自得。
最后两句“寻常足避世,莫买沃洲山”劝诫世人不必追求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因为内心的清净和平淡才是真正的避世之道。诗人以沃洲山为典故,表达对白云上人这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是对白云上人禅修生活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