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混茫元气浮,奋如巨鳌簸坤轴
出处:《题长江霁雪图》
元末明初 · 钱宰
昔年壮游下江汉,霁雪千峰排两岸。
今年看画忆旧游,万里江山入清玩。
岷峨冈脊来蜿蜒,青城一峰高插天。
东驰衡山走千里,匡庐五老与石城、北固遥相连。
冰峦雪壑互起伏,照见日华破初旭。
神光混茫元气浮,奋如巨鳌簸坤轴。
烂如秋空云,浩如沧海涛。
又如瑶台银阙天上头,皎皎白月空秋毫。
回光下照中流水,风吹河汉银云起。
中流空阔不胜寒,一洗丹碧秋漫漫。
山川历历真伟观,来往十年游未半。
不如云瀛楼上来倚阑,一日看遍江南山。
今年看画忆旧游,万里江山入清玩。
岷峨冈脊来蜿蜒,青城一峰高插天。
东驰衡山走千里,匡庐五老与石城、北固遥相连。
冰峦雪壑互起伏,照见日华破初旭。
神光混茫元气浮,奋如巨鳌簸坤轴。
烂如秋空云,浩如沧海涛。
又如瑶台银阙天上头,皎皎白月空秋毫。
回光下照中流水,风吹河汉银云起。
中流空阔不胜寒,一洗丹碧秋漫漫。
山川历历真伟观,来往十年游未半。
不如云瀛楼上来倚阑,一日看遍江南山。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的钱宰所作的《题长江霁雪图》,描绘了诗人回忆昔日壮游长江时所见的霁雪山水之景。首句“昔年壮游下江汉”点出诗人过去的豪迈行程,接着“霁雪千峰排两岸”形象地展现了江汉之间雪后山峰的雄伟壮观。诗人通过“万里江山入清玩”表达了对眼前画卷的欣赏,将现实与回忆交织。
接下来,诗人以“岷峨”、“青城”、“衡山”、“匡庐”、“石城”和“北固”等名山为线索,描绘了一幅连绵起伏的山川画卷,运用比喻生动描绘了雪后的山峦如“神光混茫元气浮”、“烂如秋空云”、“浩如沧海涛”,以及“皎皎白月空秋毫”的景象,展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
最后,诗人感慨“中流空阔不胜寒”,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赞美“一日看遍江南山”的云瀛楼景色,流露出对过往游历的怀念和对眼前美景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元末明初山水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