脰断不肯殊,抉吭以瞑目
出处:《哀江南》
清 · 钱澄之
新安初不守,仗节司李独。
岂意衔须人,近出乌程族!妻女手自屠,终焉一剑伏。
脰断不肯殊,抉吭以瞑目。
尸听府吏裹,义动酋长哭!昔闻潘生言,凛焉毛发肃。
我歌江南哀,哀绝为君续。
岂意衔须人,近出乌程族!妻女手自屠,终焉一剑伏。
脰断不肯殊,抉吭以瞑目。
尸听府吏裹,义动酋长哭!昔闻潘生言,凛焉毛发肃。
我歌江南哀,哀绝为君续。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的《哀江南》系列之一部,名为“其十八”。钱澄之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哀悼和对其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
诗中描述了新安初年失守的背景下,一位坚守职责、独自执掌地方的官员(司李)的故事。这位官员在面对敌人的威胁时,不仅没有屈服,反而选择了一种更为英勇的方式——自杀。他的妻子和女儿亲自参与了这一悲剧,最终他以一剑自尽,颈断而死,但拒绝让生命就此结束,而是选择了更决绝的方式——割喉,以确保自己的灵魂得以安宁。
尸体被府吏妥善处理,这一壮举感动了当地的酋长,他们为之哭泣。钱澄之引用了古代潘生的故事来增加情感的深度,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肃穆和庄重的情感氛围。
最后,钱澄之以自己吟唱江南的哀歌作为结尾,表达对这位忠诚官员的深切哀悼,并将这份哀思延续下去,以此纪念他的牺牲和忠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背景的融合,展现了对英雄主义的崇高颂扬,以及对人性光辉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