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养痾终年岁,人生能几时全文

养痾终年岁,人生能几时

出处:《答张秀才问疾
明 · 李攀龙
青阳荡积晦,素雪亦云熙。
仲月陶嘉树,閒庭暧流滋。
微风中夜兴,清光动遥帷。
残灯出四壁,钟鼓一何痴。
闭关抵百役,内热耿于罹。
养痾终年岁,人生能几时
服散代晨餐,匕箸厌相持。
哲夫秉大观,一往不复疑。
所愧乏明德,盈缩无常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张秀才问疾》。诗中描绘了诗人因疾病而闭门自守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健康珍贵的感慨。

首句“青阳荡积晦,素雪亦云熙”以春日阳光驱散阴霾,冬日雪花带来生机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希望与重生。接着“仲月陶嘉树,闲庭暖流滋”描绘了仲春时节,庭院中树木繁茂,温暖的水流滋润万物的景象,暗喻诗人虽身处病痛之中,但内心仍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微风中夜兴,清光动遥帷”写出了夜晚微风吹拂,清冷月光照亮远方帷幕的场景,既表现了诗人夜晚的孤独与静思,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界的深深眷恋。接下来“残灯出四壁,钟鼓一何痴”通过残灯昏黄、钟鼓声的空洞,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闭关抵百役,内热耿于罹”描述了诗人因疾病而闭门不出,仿佛置身于无数劳役之中,内心的痛苦与煎熬难以言表。最后“养痾终年岁,人生能几时”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与珍惜。

“服散代晨餐,匕箸厌相持”则体现了诗人为了治病,不得不依赖药物代替日常饮食,以及在病痛中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哲夫秉大观,一往不复疑”借哲人之口,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以及对健康与长寿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