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全文

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

出处:《攲眠
宋 · 王安石
翠幕卷东冈,攲眠月半床。
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清话非无寄,幽期故不忘。
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

注释

翠幕:绿色的帷幕。
东冈:东方的山坡。
攲眠:斜倚着睡觉。
月半床:半床月光。
松声:松树的声音。
悲永夜:哀伤整个长夜。
荷气:荷叶的气息。
馥初凉:带来初秋的香气和凉意。
清话:清谈的话语。
非无寄:并非没有寄托。
幽期:幽深的约定。
故不忘:故意不忘记。
扁舟:小船。
在眼:在眼前。
终自:终究。
懒衣裳:懒得穿衣服。

翻译

绿色的帷幕轻轻卷起,我斜倚在半床月光下。
松树的声音哀伤而悠长,夜晚的荷香带来微微的清凉。
虽然清谈的话语并未忘怀,但幽深的约定仍然铭记。
小船似乎就在眼前,但我终究懒得去穿上衣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诗人在月色朦胧中享受着自然之美。翠幕卷起,东冈的轮廓显现,月光洒落在半个床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情境。

"松声悲永夜"一句,通过松林的低语传递出一种深远的哀愁之情。夜晚的寂静中,只有松树的沙沙细语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种声音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象征。

"荷气馥初凉"则描绘了一个微妙的季节转换,荷花散发出淡雅的香气,空气中有一丝初秋的凉意。这种细腻的感觉,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述,也反映出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敏锐感受。

"清话非无寄"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这里的“清话”指的是清晰而又平和的话语,而“非无寄”则意味着这些话语并非没有寄托。诗人的心中有所牵挂,但这种牵挂并未使他感到烦躁,反倒是一种内心的平衡。

"幽期故不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幽期”指的是隐秘而又深远的承诺或约定,而“故不忘”则强调了诗人对过往的记忆是难以磨灭的。

"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扁舟虽小,却能在诗人的视野中自由穿梭,这种自由不羁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从容与淡定。而“终自懒衣裳”则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忙碌生活的疏离,他更愿意保持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不为世俗的喧嚣所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独享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