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千秋身,仅博一叶纸
出处:《春日病中》
明 · 伍瑞隆
一病徂仲春,不识仲春事。
忽忽又清明,眩运尚未止。
病人愁夜长,一倍忆俦侣。
清晨漫力疾,侧耳驼山阯。
山中踏青人,几处哭声起。
借问哭者谁,新亡与旧死。
斯人去年时,拜墓曾及此。
那知不转盻,今复亦已矣。
人生信无常,变态不可纪。
使我病忽死,哭者亦复尔。
造化如婴孩,四大如疮痏。
所恃在荣名,少可足生理。
如何千秋身,仅博一叶纸。
忽忽又清明,眩运尚未止。
病人愁夜长,一倍忆俦侣。
清晨漫力疾,侧耳驼山阯。
山中踏青人,几处哭声起。
借问哭者谁,新亡与旧死。
斯人去年时,拜墓曾及此。
那知不转盻,今复亦已矣。
人生信无常,变态不可纪。
使我病忽死,哭者亦复尔。
造化如婴孩,四大如疮痏。
所恃在荣名,少可足生理。
如何千秋身,仅博一叶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开篇“一病徂仲春,不识仲春事”,写出了病中对季节变换的无知觉,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接着“忽忽又清明,眩运尚未止”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病痛的折磨。
“病人愁夜长,一倍忆俦侣”表达了病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夜的漫长似乎加剧了这种情感的深度。而“清晨漫力疾,侧耳驼山阯”则通过清晨的努力尝试行动,侧面反映了病人的挣扎与无奈。
“山中踏青人,几处哭声起”描绘了一幅与自己截然不同的场景,对比之下更显出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人询问“哭者是谁”,揭示了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逝去生命的哀悼。
“斯人去年时,拜墓曾及此。那知不转盻,今复亦已矣”通过回忆与对比,展现了生命的瞬息万变,即使是曾经的欢聚,也可能在转瞬间成为追忆。
“人生信无常,变态不可纪”总结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强调了人生的不确定性。最后“使我病忽死,哭者亦复尔”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价值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无常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