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山到无人行处好,松阴万树立孤僧全文

山到无人行处好,松阴万树立孤僧

出处:《三天竺道中
宋末元初 · 方回
三天竺路渐平登,高似雷峰塔几层。
山到无人行处好,松阴万树立孤僧

拼音版原文

sāntiānzhújiànpíngdēnggāoléifēngcéng

shāndàorénxíngchùhǎosōngyīnwànshùsēng

注释

三天竺路:指杭州的佛教胜地三天竺寺的道路。
渐平登:逐渐升高,攀登。
雷峰塔:位于西湖边的古塔,曾与白娘子传说相关。
几层:形容高度。
山到无人行处:人迹罕至的山中。
好:优美,宜人。
松阴:松树下的阴凉。
万树立:众多松树耸立。
孤僧:独自一人的僧人。

翻译

沿着三天竺的道路慢慢走,越来越高,仿佛接近了几层雷峰塔。
人迹罕至的山中景色更宜人,万棵松树下只有一名孤独的僧人静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寂静深远的情怀。首句“三天竺路渐平登”,通过“渐平”二字,表达了登山之路的曲折和缓慢,从而映衬出攀登者的耐心与坚韧。"高似雷峰塔几层"则是通过比较,形象地描绘出山势之峻峭与高度,给人以压迫感。

接着,“山到无人行处好”,诗人表达了对寂寞山野的向往,这里“无人”二字隐含着一种逃离尘世喧嚣的愿望。"好"字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最后,“松阴万树立孤僧”,通过对松树阴翳和众多的描写,营造出一派幽深静谧的氛围。而“立孤僧”则是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意象相结合,既形象地展现了山中寺院的宁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路、山势、高度、寂寞以及松树和僧人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俗、寻求心灵安顿的意境。诗人的笔触既具有画面感,又透露出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是一首融合了山水田园与禅意生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