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冥桥形古,湖宽树影升
出处:《夜泊松陵》
明 · 沈守正
离家巳七日,三百到松陵。
岸冥桥形古,湖宽树影升。
野田留小庙,曲浦聚渔灯。
言念十年往,高歌此地曾。
岸冥桥形古,湖宽树影升。
野田留小庙,曲浦聚渔灯。
言念十年往,高歌此地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泊船于松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离家已七日,三百到松陵”开门见山,点明了诗人离开家乡已有七天,行程三百里终于到达目的地——松陵。这种长途跋涉的疲惫与抵达后的轻松形成鲜明对比,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接着,“岸冥桥形古,湖宽树影升”两句,以静谧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古桥横跨、湖面宽阔、树影婆娑的画面。这里的“冥”字,既指夜晚的昏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感慨。古桥与树影的组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历史的悠久与自然的宁静,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野田留小庙,曲浦聚渔灯”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在广阔的田野中,小庙孤独地矗立,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在弯曲的河口,渔灯闪烁,照亮了归家的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人类活动的思考。
最后,“言念十年往,高歌此地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他或许在想,十年之前,自己也曾在这里高歌欢笑,如今再次来到这里,心中涌起的是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当下处境的反思。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深邃而富有哲理的画面,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是一首具有浓郁个人色彩和时代气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