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关暮锁无人迹,唯放钟声入画船
出处:《和宿峡石寺下》
宋 · 赵抃
淮岸浮图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
松关暮锁无人迹,唯放钟声入画船。
松关暮锁无人迹,唯放钟声入画船。
注释
淮岸:河边的。浮图:佛塔。
半倚天:几乎与天相接。
山僧:山中的僧人。
尘缘:世俗的缘分,指尘世生活。
松关:松木做成的关隘,可能指寺庙的门。
暮锁:傍晚时分紧闭。
无人迹:没有人的踪迹。
唯:只有。
钟声:寺庙的钟声。
画船:装饰精美的船只。
翻译
淮河岸边的佛塔几乎触碰到天空,山中的僧人想必已经远离尘世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首句"淮岸浮图半倚天",写出了淮河岸边佛塔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展现出寺庙的雄伟壮观。"山僧应已离尘缘"暗示了山中僧人已经超脱世俗,过上了远离尘嚣的生活。
第二句"松关暮锁无人迹"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寂,傍晚时分,松林环绕的关口静悄悄的,不见人烟,只有自然的气息和僧人的存在。"暮锁"二字,既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僧人的隐逸生活。
最后一句"唯放钟声入画船"是点睛之笔,僧人敲响的钟声穿透了寂静,悠悠地飘荡在水面,如同画中的音符,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禅意。整首诗以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静谧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