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先生一代之人伦,高致严陵可共论全文

先生一代之人伦,高致严陵可共论

出处:《赠唐寅仲先生
明 · 李孙宸
君不见,严陵披裘大泽中,蒲轮三反至帝宫。
汉家天子不能屈,自言远慕巢由踪。
富春山中把钓去,高风千载何轩举。
凤凰自是淩霄姿,肯与鸣鸮争腐鼠。
先生一代之人伦,高致严陵可共论
早制荷衣返初服,翛然挥手谢时人。
平生侠气更无伍,睨傲不趋丞相府。
将军折柬不能招,俗吏一挥何足数。
年来嘉遁在青门,身隐名藏道逾尊。
经翻柱下五千字,草拟玄亭几万言。
吾生自叹时已后,风流先辈多彫朽。
橐鞬今得奉先生,犹向前修识领袖。
流水钟期调未遐,及门文举是通家。
石床读罢西游草,松林如起赤城霞。
十载登龙恨不早,宁得交欢还草草。
眼前世事未堪论,杯底清言且绝倒。
吁嗟人生万事总浮尘,蜥蜴为龙恐未真。
呼马呼牛何足问,先生定是千秋人。

鉴赏

此诗《赠唐寅仲先生》是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通过对严陵先生的典故描绘,赞美了唐寅仲先生的高洁品行和超凡脱俗的志趣。

首句“君不见,严陵披裘大泽中”,以严陵先生的典故开篇,引出对唐寅仲先生的赞美。严陵先生曾拒绝汉室的征召,选择隐居,此处借以喻指唐寅仲先生的高洁之志。接着,“蒲轮三反至帝宫”描述了严陵先生最终被汉室邀请,但依然坚持自我,不为权势所动,以此来衬托唐寅仲先生的坚守本心。

“汉家天子不能屈”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严陵先生的独立人格,同时也暗示了唐寅仲先生同样具有不屈从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品质。接下来,“富春山中把钓去,高风千载何轩举”则通过描绘严陵先生归隐后的逍遥生活,表达了对唐寅仲先生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赏。

“凤凰自是淩霄姿,肯与鸣鸮争腐鼠”运用对比手法,将严陵先生比作高飞的凤凰,而将世俗的权贵比作争食腐鼠的鸣鸮,鲜明地突出了严陵先生的高尚情操。这一比喻也巧妙地映射到唐寅仲先生身上,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先生一代之人伦,高致严陵可共论”直接赞美唐寅仲先生的人格修养,将其与严陵先生并列,认为他们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道德典范。

“早制荷衣返初服,翛然挥手谢时人”描绘了严陵先生归隐前的准备和决绝态度,以此来激励唐寅仲先生坚守初心,不受外界干扰。这一段也暗含了对唐寅仲先生的期待和鼓励。

“平生侠气更无伍,睨傲不趋丞相府”赞扬了严陵先生的豪迈性格和不畏权贵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唐寅仲先生同样具备这种精神风貌的肯定。

“将军折柬不能招,俗吏一挥何足数”通过将军和俗吏的对比,再次强调了严陵先生和唐寅仲先生的与众不同,以及他们对世俗权力的不屑。

“年来嘉遁在青门,身隐名藏道逾尊”描绘了严陵先生晚年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预示了唐寅仲先生未来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吾生自叹时已后,风流先辈多彫朽”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处时代之后的感慨,以及对前辈风流人物逐渐老去的惋惜,同时也对唐寅仲先生保持青春活力的期望。

“橐鞬今得奉先生,犹向前修识领袖”表达了诗人对能与唐寅仲先生交往的荣幸,以及对前辈智慧的敬仰。

“流水钟期调未遐,及门文举是通家”引用了伯牙与钟子期、陈琳与孔融的故事,表达了对唐寅仲先生才学的赞誉和对其门下弟子的欣赏。

“石床读罢西游草,松林如起赤城霞”描绘了唐寅仲先生读书的场景和隐居生活的自然美景,进一步展现了其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十载登龙恨不早,宁得交欢还草草”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早些结识唐寅仲先生的遗憾,以及对与他交好的渴望。

“眼前世事未堪论,杯底清言且绝倒”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与唐寅仲先生交流的珍惜,以及对清谈的推崇。

最后,“吁嗟人生万事总浮尘,蜥蜴为龙恐未真。呼马呼牛何足问,先生定是千秋人”总结全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虚幻的感慨,以及对唐寅仲先生品格的坚定信念,认为他的精神将流传千古。

整首诗通过对严陵先生的典故和形象的描绘,赞美了唐寅仲先生的高洁品行、超凡脱俗的志趣和卓越才华,表达了诗人对其的崇敬之情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