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烟迷半藓荒,休文遗迹堕微茫
出处:《秋宵月下话休文遗迹》
元末明初 · 叶颙
石井烟迷半藓荒,休文遗迹堕微茫。
刺桐影冷秋风爽,桂子清香夜月凉。
山洞出云舒画簇,江波翻浪焕文章。
汀兰涧芷春常在,人去楼空几夕阳。
刺桐影冷秋风爽,桂子清香夜月凉。
山洞出云舒画簇,江波翻浪焕文章。
汀兰涧芷春常在,人去楼空几夕阳。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叶颙的《秋宵月下话休文遗迹》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怀旧的画面。首句“石井烟迷半藓荒”,以烟雾笼罩的石井和荒芜的苔藓,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寂寥的氛围,暗示了对古代文人休文遗迹的探寻与追思。
次句“休文遗迹堕微茫”,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沧桑与遗迹的模糊,流露出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刺桐影冷秋风爽",借秋风中的刺桐树影,传递出清冷的秋意,也暗寓了时光流转,人事如梦。
“桂子清香夜月凉”描绘了月夜下桂香四溢的景象,清雅宜人,增添了诗意的意境。接下来,“山洞出云舒画簇,江波翻浪焕文章”,通过山洞云雾缭绕和江水波光粼粼,比喻休文的才情如同自然景观般绚丽多彩。
尾联“汀兰涧芷春常在,人去楼空几夕阳”,以汀洲上的兰草和涧边的芷草象征永恒的春天,即使人事变迁,这些自然景物依然长存,而人去楼空,夕阳西下,又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通过对休文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