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呦呦中林鹿,那得伏鞍衔全文

呦呦中林鹿,那得伏鞍衔

宋 · 张耒
呦呦中林鹿,那得伏鞍衔
愧我蕨薇姿,尘埃敝朝衫。
山人不归山,颇被猿鹤谗。
欲追甫白游,千古感至諴。

注释

呦呦:鹿鸣声。
中林:深林之中。
那得:怎能。
伏鞍衔:被驾驭,指戴上鞍鞯。
蕨薇姿:像蕨和薇草一样卑微。
尘埃:尘土。
敝:破旧。
朝衫:朝服,古代官员或士人的日常服装。
山人:隐士。
归山:归隐山林。
颇:很,非常。
猿鹤谗:猿猴和鹤的嘲讽。
甫白游:杜甫的游历。
千古:千百年。
至諴:极真诚的情感。

翻译

在幽深的树林中鹿儿悠然,哪能忍受戴上鞍鞯被驾驭。
我惭愧自己如蕨薇般微贱,尘埃满身,衣衫破旧。
山居之人本应归隐山林,却常受猿鹤们的讥讽。
我想追随杜甫的足迹漫游,千年历史中他的诚挚情感令人感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耒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情感世界。开篇“呦呦中林鹿,那得伏鞍衔”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景象,鹿在林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而“那得伏鞍衔”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接着,“愧我蕨薇姿,尘埃敝朝衫”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现实生活与心中理想生活之间差距的感慨。蕨薇通常象征着高洁脱俗,而“尘埃敝朝衫”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厌倦。

“山人不归山,颇被猿鹤谗”中,“山人”指的是隐居在山林之中的修道者或隐士。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于世俗纷争的逃避。

最后,“欲追甫白游,千古感至諴”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先贤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甫白通常指的是古代隐逸之士,通过“欲追”表达了诗人的怀旧之情,而“千古感至諴”则是对于这种情感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和对自然、历史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