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西风怜寂寞,一曲奏檐铃全文

西风怜寂寞,一曲奏檐铃

出处:《石堂上人房夜坐
宋 · 顾逢
秋夜坐来清,禅房静掩扃。
希贤思益语,爱国读忠经。
香篆行微蚓,灯花落小萤。
西风怜寂寞,一曲奏檐铃

拼音版原文

qiūzuòláiqīngchánfángjìngyǎnjiōng

xiánàiguózhōngjīng

xiāngzhuànxíngwēiyǐndēnghuāluòxiǎoyíng

西fēngliánzòuyánlíng

注释

秋夜:指秋季的夜晚。
禅房:佛教修行者的居所。
静掩扃:安静地关闭门窗。
希贤:仰慕贤者。
益语:有益的言语。
爱国:热爱国家。
忠经:表达忠诚的经书。
香篆:点燃的香形成的篆文图案。
微蚓:比喻微小的烟柱。
灯花:油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
小萤:形容灯花微小如萤火虫。
西风:秋风。
怜:同情,怜悯。
寂寞:孤独,寂静。
檐铃:悬挂在屋檐下的铃铛。

翻译

秋夜来临,我独坐其中,禅房安静地关闭着。
我思索着贤者的智慧言语,阅读着表达忠诚的经书。
香烟袅袅如细小的蚯蚓在空中游走,灯花落下像小小的萤火虫。
秋风吹过,似乎理解我的孤独,檐铃轻轻响起一曲旋律。

鉴赏

这首宋诗《石堂上人房夜坐》是宋代诗人顾逢的作品,描绘了秋夜在禅房中静坐的情景。首句“秋夜坐来清”直接点出时间与环境,夜晚的寂静和清凉为诗篇奠定了基调。接着,“禅房静掩扃”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修行生活和环境的封闭宁静。

诗人通过“希贤思益语”表达了对贤良之人的仰慕和对智慧言语的渴望,体现了其内心的追求和精神寄托。而“爱国读忠经”则展现出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表明他对国家和忠诚理念的坚守。

“香篆行微蚓”运用比喻,将燃烧的香篆比作微小的蚯蚓,形象地描绘了香烟袅袅上升的动态,增添了禅房内的神秘氛围。同样,“灯花落小萤”以灯花飘落如小萤火虫,渲染了夜晚的静谧和禅意。

最后两句“西风怜寂寞,一曲奏檐铃”,通过西风的吹拂和檐铃的悠扬,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以及对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禅房静坐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高尚情操。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