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哑羊岂是一流人,漆瞳烂烂岩中电全文

哑羊岂是一流人,漆瞳烂烂岩中电

宋 · 葛胜仲
禅宗不减宿一觉,文性还同照一遍。
哑羊岂是一流人,漆瞳烂烂岩中电
机缘未遇閟金提,云水光中挂衲衣。
定回时起橐驼坐,秀句一吐胸中奇。
过我郡斋那听去,衮衮谈玄侵日暮。
西风吹面作新凉,腾装欲指鄞江路。
一庵钱料山幽深,欲抛印绶聊招寻。
倦游归来问无恙,东第飘然正角巾。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背景,描绘了一位即将出游的僧人(圆复师)的形象与心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僧人的修行境界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联“禅宗不减宿一觉,文性还同照一遍”以禅宗的“宿觉”(即前生的记忆或觉悟)与“文性”(文学修养)相提并论,暗示了僧人不仅在佛学上有深厚的造诣,其文学素养也同样卓越。这表达了诗人对圆复师多才多艺的赞誉。

颔联“哑羊岂是一流人,漆瞳烂烂岩中电”通过对比“哑羊”(沉默的羊)与“漆瞳”(漆黑明亮的眼睛)的形象,隐喻圆复师虽外表平静,内心却充满智慧与光芒,如同岩中电光,照亮了修行之路。这里既赞美了圆复师的内在光芒,也暗示了他独特的智慧与洞察力。

颈联“机缘未遇閟金提,云水光中挂衲衣”描述了圆复师在等待合适时机时的宁静生活状态,如同隐藏的金子等待被发现。他身着僧衣,生活在云水之间,体现了僧人淡泊名利、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

尾联“定回时起橐驼坐,秀句一吐胸中奇”描绘了圆复师在静坐冥想后,灵感涌现,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诗句。这不仅是对他文学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其内心世界丰富、充满创造力的赞颂。

最后两联“过我郡斋那听去,衮衮谈玄侵日暮。西风吹面作新凉,腾装欲指鄞江路。一庵钱料山幽深,欲抛印绶聊招寻。倦游归来问无恙,东第飘然正角巾”则讲述了圆复师拜访诗人的郡斋,两人深入探讨玄妙之理直至日暮。随后,西风送爽,圆复师收拾行装,准备前往鄞江,寻找一处幽深的庵堂。倦游归来时,他依然保持清高脱俗的姿态,头戴角巾,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风度。

整首诗通过对圆复师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修行与生活中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他的深深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