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北去无踪迹,旅雁南归有弟兄
出处:《送林十一归山》
明 · 林鸿
青门长笛起愁声,沧海离杯感故情。
宾馆芰荷清夜语,乡山砧杵暮秋行。
浮云北去无踪迹,旅雁南归有弟兄。
莫叹蹉跎向年少,古人白首尚躬耕。
宾馆芰荷清夜语,乡山砧杵暮秋行。
浮云北去无踪迹,旅雁南归有弟兄。
莫叹蹉跎向年少,古人白首尚躬耕。
鉴赏
这首诗《送林十一归山》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送别友人回归山林时的复杂心情。
首联“青门长笛起愁声,沧海离杯感故情”,以“青门”点出送别的地点,“长笛”与“愁声”相呼应,营造出离别时的哀伤氛围。而“沧海离杯”则借用了“沧海一粟”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不舍之情。
颔联“宾馆芰荷清夜语,乡山砧杵暮秋行”,转而描写送别场景中的细节。在宾馆内,芰荷映衬下的夜晚,友人之间的对话显得格外清幽。而“乡山砧杵暮秋行”则描绘了友人离开后,沿着乡间小路,踏着秋日黄昏的节奏前行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浮云北去无踪迹,旅雁南归有弟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的离去比作浮云飘散,虽无痕迹可寻,但又以“旅雁南归”来暗示友人虽远行,却并非孤单一人,还有兄弟相伴,给予了一丝安慰和希望。
尾联“莫叹蹉跎向年少,古人白首尚躬耕”,是对友人的劝慰之辞,鼓励友人不必因年轻时光的流逝而叹息,历史上有许多人即使到了老年,依然能坚持耕作,追求自己的理想。这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诗人对自身乃至对所有人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