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
出处:《早发寿安次永寿渡》
唐 · 许浑
东西车马尘,巩洛与咸秦。
山月夜行客,水烟朝渡人。
树凉风皓皓,滩浅石磷磷。
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
山月夜行客,水烟朝渡人。
树凉风皓皓,滩浅石磷磷。
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
拼音版原文
翻译
东西来往的车马扬起尘土,连接着巩县、洛河与咸秦之地。夜晚的山月照着赶路的行人,清晨的水雾中人们渡船过江。
林间的凉风吹拂,明亮如皓皓月光,浅滩上的石头清晰可见。
等到我功成名就之时,就乘一叶扁舟,寄居在这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旅人启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行者及其所承载的希望与憧憬的深刻理解。
"东西车马尘,巩洛与咸秦。"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动荡的气氛,东西方的车马奔驰,扬起了厚重的尘土,而巩山、洛水乃至咸阳城都在这股尘埃中若隐若现,传递出一片繁华与喧嚣。
"山月夜行客,水烟朝渡人。" 月色下的山间,有旅人夜行,而晨曦初露之际,河上的薄雾(水烟)中有人准备渡江,这两句不仅勾勒出时间的流转,更描绘了行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树凉风皓皓,滩浅石磷磷。" 树木间传来的清凉,以及潺潺的溪水声,为诗境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深远。
"会待功名就,扁舟寄此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成名就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放弃与托付的心态,将自己的身体(此身)交给那简陋的小船,彷彿有一种超脱世俗的豁然。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旅途生活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