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可怜万修竹,清音玉珑玲全文

可怜万修竹,清音玉珑玲

别离一何久,迢递阻音形。
重上君子堂,相见眼终青。
君颜尚冰玉,我鬓已星星。
借问十载间,风波两蓬萍。
岭剑各万里,心目多所经。
归来且强健,恍然真梦醒。
可怜万修竹,清音玉珑玲
萧条媚寒日,约略环翠屏。
相携复一笑,芝兰有馀馨。
孤云自舒卷,野鹤来青冥。
平生阅群彦,十八九彫零。
吾徒亦何愿,毕景依林坰。
种秫令可酿,储粟常满瓶。
琴书奉娱玩,足以陶性灵。
千载伐木篇,此意神所听。
往来亦奚惮,江浦堪扬舲。

注释

久:长久。
迢递:遥远。
君子堂:尊贵者的居所。
眼终青:眼神依旧年轻。
冰玉:形容皮肤白皙如玉。
星星:形容鬓发斑白。
风波:世事的起伏。
蓬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心目:内心和记忆。
强健:身体健康。
万修竹:大片的竹林。
清音玉珑玲:清脆悦耳的声音。
萧条:冷清、凄凉。
芝兰:比喻贤德的人。
彫零:凋零、衰败。
林坰:野外、林间。
秫:高粱。
陶性灵:滋养心灵。
伐木篇:指《诗经》中的篇章。
江浦:江边的码头。

翻译

分别的时间多么长久,遥远的距离阻碍了我们的音信和形体相见。
再次登上君子的厅堂,重逢时眼中仍充满青春的光芒。
你的容颜依旧如冰似玉,而我的鬓发已经斑白如星点。
十年间,我们如同风中的浮萍,各自经历着世事的波折。
虽然山岭相隔万里,但心念相通,共同经历了许多。
归来后,尽管身体疲惫,却仿佛从梦境中猛然醒来。
那成片的修竹,清音悠扬,如玉珑玲一般悦耳。
在寒冷的日子中,景色萧瑟而美丽,仿佛环绕着翠绿的屏风。
我们再次携手欢笑,芝兰的香气依然留存。
孤云自在舒卷,野鹤翱翔于青天之上。
一生中见过众多才俊,如今大部分已经凋零。
我们的心愿很简单,只希望能终老在这林间田野。
种植高粱以备酿酒,储粮满仓以度生活。
弹琴读书,只为娱乐享受,足以滋养心灵。
千年的伐木诗篇,传达出这样的意境,神明也会倾听。
来往之间无需畏惧,江边的码头适合扬帆起航。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答潘文叔见寄予十月尝访》。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珍视,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

“别离一何久,迢递阻音形。” 开篇即表现出与朋友久别的愁绪,声音相闻而不能相见的无奈。

“重上君子堂,相见眼终青。” 这两句表明诗人再次踏足昔日与友人共同赴汤的地点,虽然时光流逝,但在心中友情依旧如初。

“君颜尚冰玉,我鬓已星星。” 友人的面容犹如洁净的玉石,而诗人的头发却已星星点点,这是对比出时间带来的生理变化,强调了友谊超越时光的恒久。

“借问十载间,风波两蓬萍。” 诗人询问这十年间彼此是否经历了风波,是否都已成为社会中的重要人物。

“岭剑各万里,心目多所经。”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的情谊和对彼此的理解,如同相隔万里的山川剑气,内心也承载着许多共同的记忆。

“归来且强健,恍然真梦醒。” 归来的朋友依旧健康,而诗人自己仿佛从一场美好的梦境中苏醒过来。

“可怜万修竹,清音玉珑玲。” 诗中提及的万竿修竹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玉制的钩环发出的声音,这些都是对自然之美和人间友情的赞颂。

“萧条媚寒日,约略环翠屏。” 萧瑟的秋风中,诗人与朋友相携笑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清幽的环境中。

“相携复一笑,芝兰有馀馨。” 他们再次携手共赏那不尽的芬芳,如同芝草兰花散发出的馥郁香气。

“孤云自舒卷,野鹤来青冥。” 诗人眼中,那飘逸的白云如同画卷中的意境,而远处的野鹤飞临在那广阔天际之下。

“平生阅群彦,十八九彫零。” 诗人一生阅历了无数的才子佳人,但现在只剩下寥寥几个知音。

“吾徒亦何愿,毕景依林坰。” 诗人的追求和愿望,也只是希望能够在这自然的山林间找到归宿。

“种秫令可酿,储粟常满瓶。” 这里提到诗人种植谷物,酿造美酒,并且家中粮食充足,这是对安逸生活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琴书奉娱玩,足以陶性灵。” 诗人通过弹琴、读书来消磨时光,这些都是陶冶性情的方式。

“千载伐木篇,此意神所听。”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古,而这种心意只有神明才能理解。

“往来亦奚惮,江浦堪扬舲。” 诗人对过去的往事依旧感到困惑,不解的是那河岸边的船只为何还在漂泊。

这首诗通过深情的友谊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同时也表达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