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
出处:《忆九华》
唐 · 罗隐
九华巉崒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
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
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
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
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
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
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巉崒:形容山势险峻。柴扉:简陋的木门。
息机:静心养性,停止世俗事务。
干戈:借指战争。
万事违:所有的事情都违背了心意。
佳期:美好的时光或约定。
夜阑:深夜。
霜露:夜间结出的露水。
翻译
九华山峻峭的山岩遮蔽着简陋的柴门,常常想起那时来这里静心养性。黄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摇曳,乡村里的酒已经酿熟,绿色的菖蒲在细雨中低垂,人们钓鱼归来。
战火已持续了三年,分离的日子让人难以承受,世事变迁令人感慨万分。
回望过去的美好时光,遗憾和思念有多少,深夜的霜露又打湿了我的衣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之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过去的深切思念。
"九华巉崒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 这两句以壮丽的山峰和荒废的门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久久不忘。九华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方,而巉崒荫柴扉则营造出一幅荒凉古旧的画面,息机意味着停留和回味。
"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 这两句诗通过黄菊盛开、村酒酿熟以及绿蒲中钓鱼归来等景象,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乡村生活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
"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 这两句表达了对亲朋好友久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岁月流转和世事变迁时的无奈感。干戈指的是武器,但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三年别则意味着长时间的分离。
"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一种总结和感慨。佳期指的是过去美好的时光,恨多少表达了无尽的遗憾,而夜阑霜露沾衣,则是在夜深人静时分感到寒冷和湿润,这也象征着内心的孤独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浓郁的怀旧情感和对美好时光难以割舍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