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屈指犹三七,莫向宾朋绮宴疏
出处:《九日宴集和徐通判韵》
宋 · 晏殊
散插黄花两佩萸,粉饘蓬饵釂觞初。
清歌咽后云生袂,妙舞翻时雪满裾。
上客采香逢木密,佳人投钓得王馀。
秋光屈指犹三七,莫向宾朋绮宴疏。
清歌咽后云生袂,妙舞翻时雪满裾。
上客采香逢木密,佳人投钓得王馀。
秋光屈指犹三七,莫向宾朋绮宴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插:插入。黄花:菊花。
佩萸:佩戴茱萸(古代习俗,九月九日重阳节佩戴茱萸以避邪)。
粉饘:糯米糕。
蓬饵:酒酿。
咽:哽咽,此处形容歌声悠扬。
云生袂:衣袖间仿佛有云雾升起。
妙舞:优美的舞蹈。
雪满裾:形容舞动时衣摆如雪般飘落。
上客:尊贵的客人。
采香:采集香料。
木密:树木茂密。
王馀:一种珍贵的鱼。
秋光:秋季时光。
屈指:扳着手指计算。
三七:三分之七,指时间还剩一部分。
绮宴:华丽的宴会。
翻译
插着黄花佩戴茱萸,开始享用糯米糕和酒酿。歌声停止后,衣袖间仿佛有云雾缭绕;舞蹈轻盈,如同雪花飘落在裙摆。
尊贵的客人在密集的树林中采集香料,美人垂钓收获了珍贵的鱼儿。
秋天的时光还剩下三分之一,不要忽视与宾客朋友的华丽宴会。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重阳节(九日)的宴集场景,诗人晏殊与友人徐通判一同欢聚。首句“散插黄花两佩萸”写出了人们佩戴茱萸以避邪求福的传统习俗,黄花象征着节日的氛围。接下来,“粉饘蓬饵釂觞初”描述了宴会上众人品尝美食,举杯畅饮的热闹情景。
“清歌咽后云生袂,妙舞翻时雪满裾”两句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动人画面,展现了宴会中优美的艺术表演,歌声如云般缭绕,舞者衣袂飘飘,仿佛雪花满身,气氛热烈而优雅。
“上客采香逢木密,佳人投钓得王馀”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活动,上客在香气四溢的林间采摘香料,佳人则在钓鱼中意外收获,增添了趣味和惊喜。
最后,“秋光屈指犹三七,莫向宾朋绮宴疏”提醒大家,虽然离重阳节结束还有几天,但这样的美好时光不应轻易错过,应珍惜与宾朋共度的美好宴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重阳节的宴集风俗,展现了欢乐、和谐的节日气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