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诗随落笔,端复可怜生
出处:《和元夜》
宋 · 陈师道
笳鼓喧灯市,车舆避火城。
彭黄争地胜,汴泗迫人清。
梅柳春犹浅,关山月自明。
赋诗随落笔,端复可怜生。
彭黄争地胜,汴泗迫人清。
梅柳春犹浅,关山月自明。
赋诗随落笔,端复可怜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笳鼓:古代军乐,此处形容节日或庆典的热闹气氛。喧:喧闹,声音大。
灯市:灯火辉煌的市场。
车舆:古代的交通工具,类似马车。
火城:灯火璀璨的城市。
彭黄:泛指两个竞争的部族或势力。
地胜:优美的地理位置或争夺的焦点。
汴泗:汴河和泗水,古代重要的河流。
迫人清:使人心情清爽,有凉意。
梅柳:早春的梅花和柳树。
春犹浅:春天的气息还不浓厚。
关山:边关的山岭。
月自明:月亮独自明亮,可能暗示孤独或思乡之情。
赋诗:写诗。
随落笔:随着思绪的流动而下笔。
端复:实在,确实。
可怜生:令人怜悯的生活状态。
翻译
热闹的笳鼓声在灯火通明的城市中回荡,车辆行人避开火光闪烁的区域。彭黄两族为争夺土地而竞争激烈,汴河泗水的清澈逼迫着人们感受到清凉。
春天的梅花和柳树还显得有些早,边关的月亮却独自明亮。
我提笔作诗,随着思绪落下,不禁感叹生活的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笳鼓喧灯市"写出了鼓乐喧嚣、灯火辉煌的市场,展现出节日的繁华。"车舆避火城"则暗示了人们在欢庆中不忘防火,体现了当时社会秩序井然。"彭黄争地胜"可能指的是竞赛或游行队伍争夺场地的热烈气氛。
"汴泗迫人清"中的"汴泗"指汴河与泗水,可能是形容河水映照出的明亮月光,"迫人清"则给人以清冷之感,暗示月夜的寂静。"梅柳春犹浅"进一步点明季节,虽然春天尚早,但梅花和柳树已开始吐露新绿。
"关山月自明"借月光寓意远方的思念,可能暗含诗人对家乡或亲人的牵挂。最后两句"赋诗随落笔,端复可怜生"表达了诗人即兴作诗的才情,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怜之情,可能是因为佳节而更觉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元夜的热闹与月夜的静谧对比,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节日的欢乐,又有离愁的触动,具有丰富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