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诞披红帔,生情新约黄
出处:《倡妇怨情诗十二韵》
南北朝 · 萧纲
绮窗临画阁,飞阁绕长廊。
风散同心草,月送可怜光。
彷佛帘中出,妖丽特非常。
耻学秦罗髻,羞为楼上妆。
散诞披红帔,生情新约黄。
斜灯入锦帐,微烟出玉床。
六安双玳瑁,八幅两鸳鸯。
犹是别时许,留致解心伤。
含涕坐度日,俄顷变炎凉。
玉关驱夜雪,金气落严霜。
飞狐驿使断,交河川路长。
荡子无消息,朱唇徒自香。
风散同心草,月送可怜光。
彷佛帘中出,妖丽特非常。
耻学秦罗髻,羞为楼上妆。
散诞披红帔,生情新约黄。
斜灯入锦帐,微烟出玉床。
六安双玳瑁,八幅两鸳鸯。
犹是别时许,留致解心伤。
含涕坐度日,俄顷变炎凉。
玉关驱夜雪,金气落严霜。
飞狐驿使断,交河川路长。
荡子无消息,朱唇徒自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倡妇对远方丈夫的深深思念与怨情。开篇以绮窗、画阁、长廊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华丽而略显空旷的环境,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风散同心草,月送可怜光",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映射出主人公内心的细腻情感,风中的草仿佛在诉说着分离的哀愁,而月光则似乎在为她带来一丝慰藉。
接着,诗人通过“彷佛帘中出,妖丽特非常”一句,将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得既美丽又充满诱惑,但这种美丽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孤独和对远方丈夫的思念。“耻学秦罗髻,羞为楼上妆”,表达了主人公不愿模仿世俗的装扮,而是更渴望与丈夫共享生活的愿望,体现了她的高洁与真挚情感。
“散诞披红帔,生情新约黄”则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在等待与希望中的生活状态,虽然外表自由洒脱,内心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丈夫的思念。“斜灯入锦帐,微烟出玉床”,通过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主人公在梦中与丈夫相会。
最后,“玉关驱夜雪,金气落严霜”,以边塞的艰苦环境象征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担忧与思念。“飞狐驿使断,交河川路长”,强调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与阻隔,使得思念之情更加深沉。“荡子无消息,朱唇徒自香”,表达了主人公因丈夫的音讯全无而感到的无奈与痛苦,即使独自美丽,也无法得到回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倡妇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以及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