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场宁复鬓霜宜,白玉堂前雪霁时
宋 · 范成大
文场宁复鬓霜宜,白玉堂前雪霁时。
不惜狂言枨忌讳,秃毫冰砚竟无奇。
不惜狂言枨忌讳,秃毫冰砚竟无奇。
注释
文场:指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宁复:岂再,不再。
鬓霜:两鬓斑白如霜。
宜:适宜,适合。
白玉堂:古代豪门贵族的居所,这里借指显赫的地位或场合。
雪霁:雪后天晴。
不惜:不顾惜,不拘束。
狂言:大胆直言,无所顾忌的话。
枨:触犯,触动。
忌讳:禁忌,避讳的事。
秃毫:秃笔,形容毛笔尖锐。
冰砚:寒冷的砚台,形容天气寒冷或心情冷峻。
竟无奇:竟然没有奇特之处,意指毫不掩饰自己的真性情。
翻译
在文坛上,我已不再适合那霜白的鬓发,当白玉堂前的积雪刚刚放晴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为《朋元不赴湖上观雪之集明日余召试玉堂见寄二绝次其韵(其二)》。诗中描述了诗人自己在文场上的情景,虽然年纪已大,鬓发斑白,但面对雪后白玉堂前的清新景象,他毫不畏惧,敢于直言,即使笔下狂放不羁,也不屑于迎合忌讳。他以秃毫和冰冷的砚台为伴,展现出一种率真不拘的艺术态度,认为自己的才情并不因年龄而减退,反而别具一格,没有寻常的雕琢痕迹。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自我才华的自信和对传统规范的挑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