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久湮闭,王英改波澜
出处:《赠潘子四首》
明 · 郑善夫
大道久湮闭,王英改波澜。
时流习玄默,危言伏祸患。
君子守贞亮,所贵殉世艰。
严霜被广域,朱葳骇前观。
嘉卉亦摧颓,而况莩与菅。
茂子竹柏意,慰我樗栎颜。
春华谅峭茜,表之在岁寒。
时流习玄默,危言伏祸患。
君子守贞亮,所贵殉世艰。
严霜被广域,朱葳骇前观。
嘉卉亦摧颓,而况莩与菅。
茂子竹柏意,慰我樗栎颜。
春华谅峭茜,表之在岁寒。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的《赠潘子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大道久湮闭,王英改波澜”开篇,描绘了社会风气的变迁,从正道的沉寂到王英(可能指某位改革者)的出现,带来波澜壮阔的变化。接着,“时流习玄默,危言伏祸患”指出当时社会风气偏向于沉默和隐晦,直言可能会招致祸患。
“君子守贞亮,所贵殉世艰”赞扬了坚守正直、勇敢面对困难的君子精神。接下来,“严霜被广域,朱葳骇前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社会环境的严峻,红色的朱葳(可能象征某种不寻常的现象)令人震惊。
“嘉卉亦摧颓,而况莩与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衰败的感慨,进一步强调了社会整体的衰落。最后,“茂子竹柏意,慰我樗栎颜”以竹、柏的坚韧不拔比喻君子的品格,以樗栎(一种低等树木)自比,表达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坚韧和乐观的态度。“春华谅峭茜,表之在岁寒”则以春天的花朵虽美但短暂,比喻人生的美好时光虽好却易逝,强调了在严冬(艰难时期)中保持高尚品质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风气转变的忧虑,以及对坚守正直、勇敢面对困难的君子精神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