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多肥美,风俗寡浮伪
出处:《重涖汴藩示流民》
明 · 李昌祺
汴藩控西北,水陆咸此会。
太行如长城,巀嶪壮藩卫。
黄流自天来,荡潏势何锐。
土壤多肥美,风俗寡浮伪。
云胡遽凋弊,徵调靡宁岁。
富者化贫窘,窭者填沟浍。
十室数口存,一户百徭萃。
妇人废蚕绩,杼轴悉空匮。
丁男应夫匠,累载负租税。
偷生既难期,逃窜非所畏。
嗟我忝旬宣,重临益惊悸。
劳来固乃职,夙夕思尽瘁。
庶几解倒悬,疲瘵少苏遂。
矧兹圣明朝,屡下宽恤惠。
苦语示群氓,归哉理荒秽。
太行如长城,巀嶪壮藩卫。
黄流自天来,荡潏势何锐。
土壤多肥美,风俗寡浮伪。
云胡遽凋弊,徵调靡宁岁。
富者化贫窘,窭者填沟浍。
十室数口存,一户百徭萃。
妇人废蚕绩,杼轴悉空匮。
丁男应夫匠,累载负租税。
偷生既难期,逃窜非所畏。
嗟我忝旬宣,重临益惊悸。
劳来固乃职,夙夕思尽瘁。
庶几解倒悬,疲瘵少苏遂。
矧兹圣明朝,屡下宽恤惠。
苦语示群氓,归哉理荒秽。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重涖汴藩示流民》描绘了汴藩地区(今河南开封一带)曾经的繁华与今日流离失所的民生疾苦。诗中以“汴藩控西北”起笔,展现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接着通过“太行如长城”和“黄流自天来”等句,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象,暗示昔日的富饶。
然而,随着“云胡遽凋弊”、“徵调靡宁岁”的描述,诗人揭示了战乱频仍、赋税繁重导致的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富者化贫窘”、“妇人废蚕绩”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流离失所的百姓生活。诗人深感责任重大,表示自己虽为官一方,但仍忧虑不已,希望能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圣明朝代的期待,希望朝廷能多次施以宽恤之惠,鼓励民众回归家园,整治荒芜,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