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使匈奴来塞上,却从廷尉望山头
出处:《丙寅岁山间竞传诸将有下棘寺者》
宋 · 辛弃疾
去年骑鹤上扬州,意气平吞万户侯。
谁使匈奴来塞上,却从廷尉望山头。
荣华大抵有时歇,祸福无非自己求。
记取山西千古恨,李陵门下至今羞。
谁使匈奴来塞上,却从廷尉望山头。
荣华大抵有时歇,祸福无非自己求。
记取山西千古恨,李陵门下至今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骑鹤:骑着仙鹤。扬州: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意气:豪情壮志。
万户侯:指高官显爵。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塞上:边疆地区。
廷尉:古代官职,掌管司法和刑罚。
荣华:荣耀与繁华。
歇:消散。
祸福:灾祸与幸福。
山西:泛指中国西部地区。
千古恨:长久以来的遗憾或耻辱。
李陵:西汉将领,因兵败投降匈奴而受人唾弃。
翻译
去年我骑着鹤去了扬州,意气风发,仿佛能吞并万户侯。是谁让匈奴侵犯到边塞,我却只能在廷尉的岗位上遥望山头。
荣华富贵总会有消散的时候,灾祸幸福其实都取决于自己。
记住这山西千年的遗憾,李陵门下的耻辱至今仍让人感到羞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丙寅岁山间竞传诸将有下棘寺者》,它以去年骑鹤上扬州的典故开篇,描绘了一种豪迈却又带有讽刺意味的场景。诗人通过“意气平吞万户侯”表达对权贵的不屑和对个人抱负的追求,接着以匈奴入侵的历史事件为喻,暗示了时局动荡,将领们纷纷出仕,而自己却选择在山间隐居。
后两句“荣华大抵有时歇,祸福无非自己求”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因果报应,认为富贵荣华终有消散之时,个人的祸福取决于自己的行为。最后,诗人以“记取山西千古恨,李陵门下至今羞”作结,借李陵投降之事警示世人,不要忘记历史教训,对于那些轻易放弃原则的人,他们的行为将长久地留下耻辱。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犀利,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个人操守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