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来谒帝,驷马去荣亲
出处:《送集贤学士伊阙史少府敕放归江东觐省》
唐 · 陶翰
墨客钟张侣,材高吴越珍。
千门来谒帝,驷马去荣亲。
吏邑沿清洛,乡山指白蘋。
归期应不远,当及未央春。
千门来谒帝,驷马去荣亲。
吏邑沿清洛,乡山指白蘋。
归期应不远,当及未央春。
注释
墨客:文人墨客。钟张:比喻才子。
材高:才能出众。
吴越: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江南。
珍:珍贵。
千门:众多宫殿。
谒帝:拜见皇帝。
驷马:四匹马拉的豪华马车。
荣亲:荣耀归家,光宗耀祖。
吏邑:官署或城市。
清洛:清澈的洛河。
乡山:故乡的山川。
白蘋:水生植物,象征纯洁。
归期:归乡的日期。
未央春:未央宫的春天,代指朝廷或皇室的春季。
翻译
文人墨客如钟张结伴,他们的才华在吴越之地备受珍视。他们纷纷来到京城拜见皇帝,乘坐华丽的马车荣耀归家。
他们在官署和故乡之间穿梭,沿着清澈的洛河前行,手指着白蘋花的方向。
预计归期不会太久,应当赶在未央宫的春天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离开京城,返回家乡的场景。开篇“墨客钟张侣,材高吴越珍”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官员的文采和才能非凡,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赏。“千门来谒帝,驷马去荣亲”强调了官员在京城中的重要性和忙碌,以及他们能够得到皇帝接见的荣耀。
“吏邑沿清洛,乡山指白蘋”则描绘了官员即将离开的城市环境以及心中对家乡山水的向往。“归期应不远,当及未央春”表达了官员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平安返回,并且能在春天到来之前与亲人团聚。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充分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