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
出处:《铅山写怀》
唐 · 曹松
天涯兵火后,风景畏临门。
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
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
耳纵听歌吹,中心不可论。
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
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
耳纵听歌吹,中心不可论。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战乱后的远方,面对眼前的景象令人畏惧。亲人团聚的时刻,只能在梦中相见。
池塘中的水眼,山岭间的花朵深深扎根。
即使耳边有音乐和歌声,心中却难以言表悲伤。
注释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这里指战乱后的远方。兵火:战争和火灾,代指战乱。
风景:指眼前所见的景象。
团圆:亲人团聚。
梦魂:梦境中的相聚。
池塘:小型湖泊或水塘。
岭峤:高山峻岭。
歌吹:音乐和歌声。
中心:内心深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后凄凉的景象和内心的孤独与怀念。开篇"天涯兵火后,风景畏临门"直接表达了战争结束后的荒凉景色,"天涯"意味着边远之地,"兵火"则是战乱的代名词,"风景畏临门"显示出诗人对这破碎环境的忧虑与敬畏。接着"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表达了对于亲情的渴望和不易实现的团聚之愿,这里的"时节"指的是适合相会的时候,但现实中的"骨肉"(即血缘关系的亲人)难以相见,只能在梦中得以团圆,显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第三句"池塘营水眼,岭峌结花根"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池塘"和"营水眼"都是静谧的水景,而"岭峌结花根"则是山峦间花草繁盛的场景。这两句似乎在强调即便是在战乱之后,自然界依旧保持着其生机与美丽,但这也只是外在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凄凉形成对比。
最后"耳纵听歌吹,中心不可论"则是诗人的感受。尽管耳边传来了歌声或是乐音("歌吹"),但诗人的内心却无法用言语表达,这种情感太过深沉和复杂,以至于语言变得无能为力。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对战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亲情团聚的渴望与现实的反差,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怀旧以及内心的不易平息的痛楚。这是一首充满深刻感情和哲理思考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