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如有立,宗族亦知荣
出处:《送君俞》
宋 · 李觏
之子来相问,吾言岂不诚。
文章难得理,声律易求名。
贫甚须清节,亲安莫远行。
异时如有立,宗族亦知荣。
文章难得理,声律易求名。
贫甚须清节,亲安莫远行。
异时如有立,宗族亦知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之子:这个人。诚:真诚。
文章:写文章。
理:深刻道理。
声律:韵律。
名:名声。
贫甚:非常贫穷。
清节:清廉节俭。
亲安:亲人安康。
远行:远游。
异时:将来。
有立:有所成就。
宗族:家族。
荣:荣耀。
翻译
这个人来询问我,我说的话难道不真诚吗?写文章追求的是深刻道理,而非轻易追求名声在韵律上。
贫穷时更需保持清廉节俭,亲人安康比什么都重要,不要远行。
将来若有所成就,家族也会因你而感到荣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送君俞》,其中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首句“之子来相问,吾言岂不诚”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询问的情况以及自己所说的话语的真诚。
接下来的“文章难得理,声律易求名”则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一种感慨。它指出真正能把握文章深意的人并不多见,而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却容易获得世人的称赞。这不仅反映了当时文坛的某些现象,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于文艺创作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态度。
“贫甚须清节,亲安莫远行”两句,则是对朋友处境的一种关切和建议。面对贫困,保持品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劝告朋友在家人安康的情况下,不必过于奔波劳碌。
最后,“异时如有立,宗族亦知荣”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未来能有所成就的美好祝愿,并且这种成功不仅是个人之荣,也将带来家族的骄傲。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文学和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又温暖的人文关怀。